入世十年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

发布时间:2021-05-06 19:20:15


张辛欣、刘菊花)从砖头似的大哥大到轻巧纤薄的智能手机,从传统彩电到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于一身的平板电视……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抓住机遇,积极引进外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产品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在产业发展、结构转型、技术升级等各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飞速发展
  
  “这个能上网,那个能看3D效果,现在的彩电功能越来越多,真不知该选哪个。”在北京一家电器卖场,正准备布置新房的新婚夫妇张杨和李楠挑花了眼。
  
  不仅如此,有企业近日表示,数字家庭互动应用工程实验室已正式启动,致力探索实现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获取信息,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作家里的一切电器甚至数码产品。
  
  彩电的变化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入世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01-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22万亿元增长至7.8万亿元,年均增速22.9%;全产业实现利润从651.8亿元增至4999亿元,年均增速25.4%;实现税金从342.4亿元增至1750.2亿元,年均增速19.9%。
  
  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也保持快速增长。手机产量年均增速31.7%、彩电产量年均增速13.0%……2010年,我国手机、彩电、微机、数码相机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
  
  产量飞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制造工艺不断升级。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单一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与软件服务相结合,软件产业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01年的1241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10128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持续保持在30%以上。
  
  “电子信息技术研发不断突破,渗透性,带动性充分体现。电子信息产业大IT时代已经到来。,其中,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集群通信、光通信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标准成为三大国际主流标准之一,其演进技术成为4G国际候选标准。2010年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超过110万件,稳居各行业之首。
  
  三大黄金法则助力产业发展
  
  “利用外资和培养本土企业相结合、扩大出口同时积极鼓励优化进口、推动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提高在重要领域的话语权。”龚晓峰坦言,这三个方面是十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断壮大的“秘诀”。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做大规模的重要途径。”他说,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企业加快来华投资步伐。目前,外资企业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因素。
  
  工信部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中三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72.4%,实现利税占比53.7%。“同时,外商投资项目技术引进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水平。”龚晓峰说。
  
  促进产品出口同时鼓励优化进口,并通过优化进口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1-201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额由650.2亿美元增至5912亿美元,年均增速27.8%。以电子百强企业为代表的骨干企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多家企业出口和海外经营收入占比超过一半,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突出。
  
  新起点上重整装备再出发
  
  尽管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行业仍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部分产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等壁垒。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高端通用芯片、核心电子器件和大尺寸液晶面板等关键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关键技术较为落后,核心专利数量少,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慢,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基本处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中低端,产业较易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电子信息产品需求萎缩,出口额下降,加之内需市场拉动不足,产业自主调控能力弱的问题愈加凸显。
  
  “通过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产业的量变,下一步则要加强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龚晓峰说。
  
  工信部表示,未来将通过加强规划引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大企业和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小企业、均衡发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工信部即将出台《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国内市场规范与开拓、生态环境优化、产业基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确定为政策扶持的重点导向,为产业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者:张辛欣 刘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