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体现品牌震撼力的表达方式

发布时间:2020-05-07 19:47:15


8月10日,,由中国丝绸协会主办、北京凯丽公司承办的首届中国丝绸节拉开帷幕。北京凯丽公司董事长吴丽峰的一句口号给人印象深刻,她说“给我一天时间,给你五千年丝绸文化”。
几乎所有参加这个开幕式的人都认为,中国丝绸节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开始。,他在观看中国品牌展示时,一个劲地感叹:丝绸是最能够代表中国的!
为什么?因为它蕴含几千年的中国文化!
许多研究中国丝绸文化的学者坚持认为,中国丝绸的文化的历史不是五千年,而是七千年。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产业,目前其发展的格局却被称为“中国的原料、意大利的品牌、国际市场的价格”。
文化是抽象的,需要表达的。而我们恰恰在表达环节上出现了问题。文化掩藏在历史中
1年前,美国《时代》周刊对于中国丝绸的描述让人警醒。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话:
杭州人把自己的家乡称为“丝绸之府”,这一称号显示出对往昔辉煌的赞美,但杭州丝绸现在的状况却难符这一盛名。在风景如画的西湖岸边,游客虽然仍可买到丝巾和阳伞,但那丝巾看上去与中国其他地方出售的丝巾并没有什么区别,而阳伞则是尼龙材质的。沿着马路走下去,中国丝绸博物馆更像是一座纪念堂,里面尽是对宋纱明缎充满怀念之情的歌颂。
借助别人的眼睛,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这段话的描述虽然让我感觉到刺痛,但心里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丝绸状况的现实。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丝绸企业并没有将这个产业深厚的历史底蕴开掘出来,而是选择了用稳妥的方式成为与文化绝缘的企业。
虽然低廉的加工费与国际成品价的巨大差距让丝绸老总们心里不平衡,但他们依靠对外加工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并且乐不思蜀——他们对国内市场或者无所适从,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无功而返。这些丝绸企业既不属于国际市场的品牌企业,也一直处于国内市场的视线之外。
于是,当我们缅怀伟大的中国丝绸文化时,没有找到与之契合的现在,只能掀开尘封的记忆,告诉世界:我们的丝绸文化曾经创造了辉煌。
文化需要创新表现形式
在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工作的意大利丝绸设计师齐焦蒂这样描述意大利的创新力:意大利自己独有的创新力,你无法向人们传授创新力。那是一种感觉。你要么有这种感觉,要么就没这种感觉。
齐焦蒂所从事的是丝绸生产的工艺设计。专门从事丝绸工艺设计的设计师,在我国国内则较为罕见。一般丝绸工艺的设计师都是由一些企业自己培养的,数量非常有限。这些设计师是否能够深刻了解中国丝绸文化底蕴,则不好判断。
那么中国难道没有一批专业从事丝绸工艺设计的人才?
据中国·苏州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钱小萍介绍,80年代或者更早的时候,浙江、江苏和上海都有试样厂,相当于丝绸工艺的研究所,她有许多同学曾经在试样厂从事工艺设计工作。后来,由于设计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试样厂在90年代初就销声匿迹了。试样厂的专业人才各奔东西,多数转行,少数人还从事与工艺研究稍稍相关的工作。
文化如果不能与市场结合,不能创新表达方式,结果就可能失去了文化表达的感觉。
钱小萍认为,试样厂撤掉的原因是这种体制渐渐不能适合丝.绸外贸发展的形势,其设计逐渐脱离了市场。做文化工作其实很具体钱小萍曾经一手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丝绸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已经年逾古稀的她,现在依然不停歇地进行中国古丝绸工艺方面的研究,成立了钱小萍古丝绸复制研究所。
“我的古丝绸研究经费都是自力更生,所以一定要紧跟市场,才能获得发展。”在丝绸节的展示现场,钱小萍指着自己复制的宋锦告诉记者。
承办此次中国丝绸节的吴丽峰在丝绸节开幕式上也有感慨。“为了准备这个活动,我和我的团队几个晚上都没有睡觉,但是看到丝绸文化节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们从心底觉得值。”吴丽峰说。
文化其实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本届丝绸节上,凯喜雅的艺术时装、翔顺的茶乐服,其设计都增加了文化的含量,让我们感觉到了这个产业与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近。
在接下来举行的2007中国丝绸展销会上,中国丝绸协会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踏实:采取展销的方式,让消费者可以买到优秀的丝绸品牌。
寻找中国丝绸文化表达方式的工作其实很具体。中国重拾昔日的历史地位需要做很多具体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