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茶 风雨五十年

发布时间:2019-08-14 18:56:15


反客为主 落地生根
  崂山是“海上第一名山”,有“神仙宅窟”、“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之美誉。独特的地理环境,肥沃的土地,优质的水源培育出的崂山茶,色、香、味、形俱佳,名扬海内外。喜欢喝茶的青岛人都知道“崂山绿”,它吸收了山水精华,汤碧色青,品之回味无穷。但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崂山茶并不是“坐地户”,而是从千里之外“移民”而来。
  茶苗移植试验是从1957年冬开始的,引种的是皖南、浙江的良种,最初在太平山南麓的苗圃试种,然而第一次从黄山运来的5000株两年生茶苗却培植失败了。1958年人们总结第一次试验的教训,试行育苗驯化。这次由杭州引种,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的空旷地带试种,出苗率达70%左右。
引种试验获得成功后,茶树开始大规模“入驻”崂山,首选之地是素有“小江南”之称的太清宫林区。1959年,人们在此区域播种了50000丛茶树,占地40多亩,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这批茶树仅存活了15。经过一两年的精心管理和培育,茶树终于引种成功。日前,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0米的一块坡地上,人们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丛茶树。虽然没人管理,但这些茶苗竟可以安全越冬,可见崂山极适宜茶树的生长。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茶树种植技术有所发展但普及不广泛,制茶技术只有极少的几个人掌握,茶叶上市量非常有限,加之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低,崂山茶树的种植面积仅有1000亩左右。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崂山茶才获得大发展。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指导,鼓励种植,改粮为茶,使茶树种植面积年均增加1000亩左右,注册商标达到了几十个,种植技术和制茶技术越来越精湛,崂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高,花茶日渐从当地人的桌上退出,使崂山茶成了不可替代的饮品。
  2004年5月青岛市首届“崂山茶节”成功举办,60多个品种的崂山茶参展,“万里江”、“云雾茶”等名茶风靡海内外,崂山茶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兴起。目前,崂山区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5377余亩。从第一批茶树“客人”移居崂山算起,崂山茶的历史已近半个多世纪。到今天,崂山“客茶”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市场上崛起的一支新生军。

品牌发展 道路曲折
  崂山绿茶因崂山水、土质和海雾三大优势而成为极具经济价值的崂山特产,并被当地人形象地喻为“绿色银行”。然而随着知名度的逐渐提升,各种品牌的崂山茶之间争抢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且出现了不少以次充好等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现象。
  “事物发展过于迅速,其根基不稳定,遇到外力就容易动摇!”一位长期从事崂山茶研究的专家告诉笔者,由于成名太快,茶企对崂山茶的定位产生了分歧,像“万里江”、“崂池云峰”等,其平均销售价位都在千元左右,而对于大多数崂山茶企业来说,价格则定得太低。茶叶档次模糊,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也就难以巩固。
  崂山的茶产业曾以一个“乱”字形容。首先是厂家多、小、杂,牌子乱;其次是地域乱,崂山以外的茶企也打着“崂山茶”的牌子,销售的却不是真正的崂山茶,在茶的水土、品质等方面相去甚远。正宗的崂山茶产量一年不足400吨,而且其中的80%是通过各厂家的内部渠道自行销售的。可打着“崂山茶”的幌子在市场销售的假茶,每年竟高达1100多吨。这些假茶叶大多来自南方和周边地区,以低廉的价格批量购进,贴上“崂山茶”的字样,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青岛市场。由于利润丰厚,,许多人对贩卖假茶趋之若鹜,对此《青岛晚报》曾专门对其内幕进行披露,呼吁“莫让假货毁了崂山茶”。
内幕一:源头混乱
“我刚开始进入崂山茶经销这一行时,经常到王哥庄一带的产地去找货源。”这位人士说,因为崂山茶的茶园多是由单户茶农组成,因此找货源需要一户户上门收购。懂行情的会要求茶农当场按订单采茶,不摸行情的就会收购被茶农自称为刚摘下的鲜叶子,这些鲜叶子究竟是不是崂山茶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他曾见过当地茶农一大早用租来的冷藏车从外面运来新鲜采摘的叶子,在自家茶园头上卸下后,当作自产货销售。
  内幕二:市场混乱
  在李村茶叶批发市场,操作熟练的小贩可以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生产出20斤包装精美的崂山茶。先到包装店买回印刷精美的“崂山茶”包装盒,再到南方茶叶经销店装茶叶,然后用封口机封好包装袋后,放进包装盒就成了“崂山茶”。据知情者介绍,仅崂山茶的包装盒每年就有千万元的需求,其中济南一个印刷厂年销售就达到500万元。据了解,这些包装盒装进茶叶,贴上不干胶印制的厂名、电话,就能以“崂山茶”的身份进入市场。
  内幕三:秩序混乱
  目前崂山茶市场上至少活跃着二支队伍,一方是集产供销于一体以创品牌为己任的茶厂正规军,另一方是以皮包公司、地下作坊和游商浮贩为主力的游击队。目前在一些市场上,“正规军”已经敌不过“游击队”。按照5斤鲜叶产1斤干崂山茶以及商场进价加倍零售的惯例测算,商场零售价低于120元的散崂山茶基本都是假的。游击队最大的优势是价格。皮包公司包销小茶厂的产品,且租用或重新注册崂山茶品牌———只做销售不管供应、生产、售后等其他事宜,其经营模式很容易冲乱品牌厂家的市场。

雨中茁壮 回归之路
  2003年春节前,在崂山区政府牵头下,崂山茶行业协会成立,并开始筹建茶叶质量检测机构。根据相关规则,刚成立的崂山茶行业协会可以作为合法主体资格,申请证明商标,进而负责研究制定协会章程,协调和引导“崂山茶”证明商标的管理与使用以及崂山茶质量的检测和商标资产、,从而达到行业的统一管理。
  怎样才能为崂山茶正名,让假冒伪劣产品无机可乘?有关人士认为,若“崂山茶”从“私有财产”变为“集体共有”,可能会为规范整个崂山茶市场起到关键的作用。,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而“崂山茶”作为商品商标早在1983年就已被大河东茶厂申请注册。因为这一商标属典型的产地名称性质的标记,而其他企业又不能再使用类似名称,因此出现了崂山茶品牌混杂、经营秩序混乱、谁为正宗难以认定的状态。而由于这种混杂,给崂山茶的整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如何整合崂山茶,这一切都要在“崂山茶”商品商标注销后实行。而无论对于哪个企业,注销“崂山茶”商品商标都会给其持有人带来一定的有形及无形的经济损失。“崂山茶”商标持有人也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为整合崂山茶品牌,崂山区政府与原“崂山茶”商品商标持有者进行了接洽。“崂山茶”商标的转让,就是为了保护崂山茶健康的发展,而这条品牌整合之路却走得异常艰辛。经过两年多方的协商和努力,2005年5月23日,“崂山茶”商标正式转让给青岛崂山茶叶协会,转让费按转让的权限计算,注册商标转让的性质是永久性的商标权转让。为了对原商标持有者给予补偿,此次双方转让约定,凡符合崂山区委、区政府《关于鼓励支持特色农业、精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意见》的,青岛崂山茶协会将在政策上给予优先扶持。“崂山茶”商标的最终回归为“崂山茶”申请证明商标扫清了道路。
  2006年11月21日,国家商标局发布了第1048期《商标公告》,其中对青岛市崂山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了初审公告,标志着该商标已通过商标局的实质审查,经过3个月的异议期后将正式被核准注册,成为青岛市继胶州大白菜之后的第2件地理标志商标。
  “崂山茶”品牌注册成功,青岛崂山茶协会统一管理商标的使用权。凡申请使用“崂山茶”商标并符合崂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条件的企业,在履行使用管理规则规定的义务后,方可使用崂山茶证明商标。目前,崂山区已由市级地方标准名义颁布了《崂山茶生产技术规程》、《崂山茶加工技术规程》,初步建立了崂山茶质量标准体系;拟订了崂山茶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证明商标注册完成后,崂山区政府将成立打假工作领导小组,打击未得到授权使用崂山茶证明商标的造假、售假行为,维护崂山茶的声誉和整体形象。

苍天之树 岂非百年
  其实,“崂山茶”商标的成功回归,仅仅是崂山茶整合品牌的开始。近年来,随着崂山茶产业经营的不断发展,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和不足,由于崂山茶先前没有整合,导致了品牌多而杂,对外没有形成竞争的合力,影响了崂山茶健康、快速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对于好的商标要积极去“抢”,但更重要的还是抢到手之后的“养”。一个商标只有在实际经营中不断培育,不断为它注入新的内涵,才能最终让它成为知名品牌,也才能产生它应有的效益。
  “品牌知名度不高”一直是崂山茶在其发展过程中的软肋。山东是全国有名的“喝茶大省”,青岛的茶叶生产和消费也在不断提高档次,但由于起步晚,崂山茶目前还没有形成专业的销售市场,没有能拥有几个行销全国、享誉世界、真正过硬的全国知名茶品牌,而青岛市知名商场的茶叶专柜,几乎全部为南方人承包。专柜上无一例外的以南方茶如花茶为主,崂山茶为辅。笔者也曾走访过崂山区的多家茶厂,在谈到对“崂山茶”的品牌宣传时,各位厂主的态度无一例外多是无所谓与不在乎,正如他们所说 :“就这点茶叶,多是熟人来买,也无所谓宣传不宣传。”正是这种消极的态度让崂山茶更多的局限在了青岛,局限在了产量上,一直以来难以完成走出去的任务。
  与这些正规厂家的消极发展相对应,崂山茶生存的最大隐患在于众多地下游击队的骚扰。在青岛地区真正产崂山茶的地方不大,1万多亩的产茶地,有几家茶厂就可以了。实际上,在青岛市王哥庄主干道两侧随处可见 “游击队的广告。在青岛市李村茶叶批发市场,可以很容易买到包装精美的崂山茶叶,该类产品只有“崂山茶”或“崂山绿茶”字样,而没有商标、厂址和电话。反而是正规厂家的产品在青岛市场上并不多见。对崂山茶厂“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的现实,在崂山茶从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各环节的整合上,政府所能做的只有宏观调控,真正的力量却是市场这只“无形的大手”。
  面对崂山茶在发展中的种种问题,2007年5月16日,崂山茶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各位领导和专家围绕“整合崂山茶品牌、加快茶产业发展”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交流发言。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程启坤会长就茶叶品牌建设提出了“四个统一”(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青岛农科院冯明祥副院长作了“严把质量安全关,努力创建崂山茶品牌”的发言。另外,其他专家还对崂山茶品牌塑造与养护,可持续发展对策,产业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作了探讨与研究。之后,崂山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于惠霞就崂山茶品牌的宣传与发展,整合与建设阐明了崂山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与努力方向。最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程启坤会长对本次“崂山茶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的召开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崂山茶品牌整合工作寄予了厚望。这次“崂山茶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崂山区茶叶品牌整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将大大提高茶叶生产和加工企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形成真正的崂山茶地域品牌,推进崂山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最终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部由万里江茶场、青岛市质监局崂山分局、崂山区科技局等部门共同起草的《崂山绿茶地方标准》日前已经完成,并于今年7月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将崂山茶档次进行了分级,对崂山茶的种植、施肥、采摘、加工等工艺以及销售、运输、保存等都进行了明确规范。该标准实施后,有关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对崂山茶的品质进行有效控制,这也为打击假冒产品、树立崂山茶品牌提供了依据。
  苍天之树,百载焉成。风雨50年,崂山茶作为茶叶中的一只生力军还很年轻,品牌文化相对缺乏,整合品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提升自身的品质和文化,才能提高自身的内在价值。正如缺点犹如潜力,克服了就是质的飞跃。

时间:2007-7-16
记者:蒋立勇 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