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大技术领域创新成效显著-透视2009中国发明专利

发布时间:2021-01-03 22:58:15


  2008年以来,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然而,就是在这样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的创新能力建设仍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电信,电机、电气装置、电能,测量,计算机技术以及药品五大领域的技术创新依然活跃。

  五大领域创新活跃

  记者在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09年发明专利统计报告中看到,在2009年我国受理的31.4573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中,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供的技术领域分类为标准,电信领域以2.34万件申请排名第一,占全部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8.1%,比2008年的1.8338万件增长了27.5%;紧随其后的是电机、电气装置、电能领域,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2.1878万件,比上一年的1.9822万件增长了10.4%;计算机技术以1.6009万件发明专利申请排名第三,比上年的1.6484万件下降了2.9%。

  其中,在22.9096万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中,按技术领域排名,申请量位居前五位的依次是电信(1.744万件),电机、电气装置、电能(1.4868万件),测量(1.1383万件),计算机技术(1.1104万件)以及药品(1.0962万件);国外发明专利申请量为8.5477万件,排名位居前五位的技术领域依次是:电机、电气装置、电能(7010件),电信(5953件),计算机技术(4905件),光学(4302件)以及音像技术(4092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在显微结构和纳米技术领域增长迅速,由上一年的133件增长为286件,增幅达115%,占该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7.3%,占据了多半壁江山,显示出国内企业在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在有效发明专利方面,2009年国内有效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41.1%,占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41.1%;国内外差距进一步缩小,由上一年的24.4%缩小到17.8%;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国内占优势的技术领域由上一年的9个增加到11个,分别为基础通信程序(58.6%)、测量(51.8%)、生物技术(59.3%)、药品(71.8%)、食品化学(76%)、基础材料化学(57.6%)、材料冶金(64.3%)、显微结构和纳米技术(61.4%)、化学工程(52.5%)、环境技术(62.7%)以及土木工程(62.6%)。

  相比2008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在35个技术领域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但是电气工程领域却是异军突起,各技术小类都有较大增长。其中,基础通讯程序领域最具代表性,增幅达10.7%,其次是半导体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增幅分别为10%和8.6%。

  此外,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所占比例在35个技术领域中,除食品化学领域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尤以控制领域的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0.4%;其次是计算机技术管理方法和数字通信领域,增幅分别为7.7%和7.6%。

  对自主创新的启示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尽管国内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侧重点不同,但其对该领域内各项技术创新的关注度都比较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利申请情况反映了国家对某些行业或产业发展投资的动向。国家政策对某行业发展支持力度大,则该行业内的技术创新活力就旺盛,专利申请增长就迅速,这一点在报告中也有充分体现。尤其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加快,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不断增强。

  尽管如此,我国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09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包括美、日、英、韩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的在华专利申请数量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其创新活动实质上并未受到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国外企业在华专利申请都呈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发达国家试图通过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控制国际市场战略制高点的意图十分明显”,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如是说。

  对此,李顺德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我国在关键产业和核心领域的专利数量,特别是含金量较高的有效发明专利较少;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专利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还不能称之为核心技术。但是,有差距才有动力。李顺德表示,相信随着国家税收、政府采购等一系列扶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知识产权报 记者 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