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专利产业化何其难 转化率不足1%

发布时间:2021-04-10 17:05:15


&nbsp

&nbsp 工人日报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对于已经70岁本应安享晚年的残疾老人张运茂来说,这句话似乎并不适用。他现在每天都在琢磨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无把伞”专利产业化。

&nbsp  张运茂早年在大连电表厂当技术工人,先后从事过电器仪表的修理、制造工作,踏实好学的他是厂里的核心技术人员。心灵手巧的张运茂还十分热爱生活,他能用废弃的木料组合成仿根雕艺术品,还能用捡来的贝壳做成花篮。

&nbsp  1966年,他被厂里派往上海学习,正赶上盛夏,喜欢“研究生活”的他发现,“每当下雨时,人们必须腾出一只手来打伞,非常不方便。为什么不生产一种不用手撑的伞呢?”此后,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埋藏了近30年。1993年一退休,张运茂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无把伞”的研制中。

&nbsp  从构思、设计到第一个产品问世,张运茂用了十年的时间。2003年,防雨、防晒又可以折叠后当扇子的“无把伞”(又名三用大连帽)研制成功。“无把伞”和普通伞相比,少了伞把,多了个像帽子一样可以戴在头上的“伞轴承”,使人们雨天旅游或是拎东西更方便。此外,“无把伞”伞挺采用的是无线电拉杆,可以伸缩变化成菱形、八角形等各种形状。

&nbsp  2003年,张运茂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了大连创业冲浪大赛并获奖。然而,他并没有急于投产,经过不断地改进,他在2008年获得了国家专利授权,今年又注册成立了“大连动盛无把伞旅游品发展中心。”

&nbsp  拥有了自己的专利,一种做法是可以自己投入生产获得利润,另一种则是通过出售知识产权获取大笔资金。张运茂透露,曾有人以25%的产品利润提成,每月2000元的工资以及为其提供个人专车为条件,想要购买这一专利,但被他拒绝了。

&nbsp  他想自己办厂,由下岗工人来生产。“我15岁就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到现在拄着拐杖都很难出门,我了解弱势群体的难处,希望能通过这一发明的产业化让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增加收入。”

&nbsp  在“无把伞”研制过程中,张运茂称自己投入了近10万元资金,而要办厂,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资金问题。在花了4000元钱请人联系投资办厂事宜,却发现原来是个骗局之后,他暂且放下了办厂的念头,一边教几个下岗工人做“无把伞”,一边联系商场卖伞。

&nbsp  在张运茂家的客厅里,贴着他写的“天道酬勤,自强不息”八个毛笔字。“年龄大了,精力有限了,但只要精神不死,就要为社会多做贡献。”他还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建立自己的“无把伞”厂。

&nbsp  将自己费尽心血研发的专利产业化是很多人的梦想,但产业化之路显然并不好走。

&nbsp  宁夏青铜峡市的蔡云飞研发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保健被。2008年9月,拿着申请到的国家专利,蔡云飞投资开设了青铜峡市颖飞保健被服厂,希望以功能独特的新型保健被打开宁夏市场。然而,直到今年6月份,保健被在宁夏商场没有卖出一条。

&nbsp  谈起推销保健被的经历,蔡云飞在电话里一连说了三句“太难了!”他利用工作之余走了宁夏22个市县进行推销,听到最多的答复是“不要、不要”。“我也曾想过参加洽谈会,但是一个展位就要6000元,相当于我半年的工资,根本掏不起,做广告就更不要想了。”

&nbsp  而今,南方某些加工制作企业成为他奔走的下一个目标。“这条路我肯定要走下去,我会把这当成我的事业来做,哪怕他挣10元,我挣1元也行。”蔡云飞说。

&nbsp  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累计共受理专利申请485.4万件,其中发明162.3万件,实用新型169.6万件,外观设计153.5万件。仅2008年全年就受理专利申请82.8万余件,比上年增长19.4%。然而,全国高科技投融资委员会主任潘峙钢在2009年中国互联网交易投资博览会上表示,目前我国拥有的专利技术转化率不足1%。

&nbsp  专利技术成果的闲置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对此,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王瑜表示,要广泛建立产权交易中心或交易平台,在专利权人和专利使用人之间建立桥梁,要引进“技术风险投资”,还要扶持技术、评估、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辅助中介机构,进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nbsp  与此同时,他也表示,要通过各种资讯通道对发明人进行指导,使其发明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更加具有使用价值。因为实用新型专利不进行实质审查,致使很多实用新型专利其实是在低层面上重复别人的技术,这样低水平重复的专利并不具有转化的价值。(本报记者 蒋 菡 实习生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