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审查协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0-12-26 23:23:15
对涉及食品安全的专利申请严格把关,从专利视角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专利审查协力构筑食品安全防线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下称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部长张清奎收到一封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发来的信函,信中这样写道:“近日我看了你部几位审查员撰写的两篇文章,从专利角度对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审查员具有出色的职业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结合本职工作对社会公众、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体集中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观点,提出见解,值得赞赏和鼓励……请向几位文章作者转达我的敬意。”
田力普信中所指的“审查员”是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的汪建斌和赵明强,由他俩分别撰写的《我国乳制品业专利现状分析与建议》和《从专利视角看瘦肉精事件》,从专利角度梳理了公众颇为关注的三聚氰胺、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其内容为相关行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从“三聚氰胺”到“染色馒头”,从“瘦肉精”到“塑化剂”,大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而作为负责我国食品领域发明专利实审工作的审查部门,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不仅培养了大批综合能力较强的审查人才,还承担并完成了多项以食品安全为视角的课题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立足审查工作,关注食品安全
汪建斌和赵明强都是2002年入局的审查员,对待审查工作,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兢兢业业,不断钻研奋进,同时十分注重知识更新,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喜欢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发表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汪建斌所在的食品工程处主要负责与食品有关的案件审查,如饮料、乳制品、油脂、糖果等。“这些东西都是要入嘴的,所以案件审查更要谨慎用心、认真细心,仔细审查申请文件中的原材料,一个个推敲,看看原材料中是否存在违法添加现象。”汪建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旦在审查中遇到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为目的,或者以掺假、伪造等造假为目的的专利申请时,要坚决拒绝授予其专利权。
在汪建斌看来,“审查员只是埋头审案子是不行的,要站位高一些,眼界宽一些,让专利真正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汪建斌在审查工作之余对我国乳制品领域相关专利申请进行了系统检索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我国乳制品业专利现状分析与建议》。
“三聚氰胺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打击是巨大的,整个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很多企业因此倒闭或停产,洋品牌频繁涨价但却热销……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审查该领域案件的审查员,我决定为国内乳制品行业做点儿什么。”汪建斌告诉记者,他认真梳理了我国乳制品领域相关专利申请,并结合之前去伊利等乳制品企业的调研成果,从专利角度为我国乳制品行业、企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虽然花费不少时间,但对自己而言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审查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而言,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让专利更好地服务社会。”汪建斌表示。
赵明强是现代中药处的一名副调研员。从入局至今,他结合社会热点先后发表了《转基因植物领域的专利战》、《股市新贵海普瑞之专利分析》、《从资本博弈视角谈四环医药专利》等10多篇文章。《从专利视角看瘦肉精事件》是前不久“瘦肉精事件”爆发后,他利用休息时间赶出来的一篇新作。
说起这篇新作的构思,赵明强滔滔不绝:“瘦肉精本身是一类动物用药的统称,最早是国外发明并使用的,只不过在中国体现出来。我希望通过专利信息的整合,把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技术发展脉络梳理清楚。”
在赵明强看来,作为审查员,不仅要把审查工作做好,对专利申请中的一些非法添加物严格把关,还要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充分运用手中的专利资源,“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从海量的专利数据中总结归纳要点,摸清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像汪建斌和赵明强这样对专利事业充满无限热爱,结合审查工作对社会公众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审查员,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有很多。“正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宽松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和谐的文化氛围,为我们立足审查、服务社会提供了一片沃土。”采访中汪建斌和赵明强一致向记者表示。
采取多项措施,严防问题专利
正如汪建斌和赵明强所言,一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十分重视对审查员的综合培养,使他们在保质保量完成审查工作的同时,以促国家科技发展与和谐进步为己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服务于社会。尤其是对于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了多项措施,不仅切实提高了审查员对食品领域专利申请的把关能力,还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贡献了专利工作者的一份力量。
据张清奎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设立了专项课题《专利法第五条应用操作研究——涉及食品安全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政策研究》,组织食品领域专家和审查员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涉及食品安全的专利申请,在统计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严格的审查标准,并且通过例证的方式给出了可操作性的具体要求。
另外,,在总结、提炼现有专利技术中有关食品检测设备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的预警方案,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医药生物发明审查部不断加强审查员的内部学习。如组织审查食品相关领域的审查员系统地学习食品安全法,在处内设定专人负责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新闻,在每月一次的例会上向全处同事传达,并展开技术和法规层面的讨论;不定期地邀请业内专家开展讲座,帮助审查员了解最新的法律和专业知识;还选派一些优秀审查员去企业宣传专利法、食品安全重要性等。”张清奎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强化了内部管理机制和质量检查机制。如在专利申请文件初步审查中,对文件中明显出现的国家相关法规中禁止出现的名称和物质进行初筛,严防违反法律和法规中明令禁止的申请进入实质审查。再如加强对审查员审查过案件的质量检查工作,以避免具有食品安全隐患的专利技术流向社会。
“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问题不是靠一个部门或一项措施就能够解决的。专利产品也仅仅是在技术创新层面处于领先水平,其并不完全等同于质量合格产品,因此进一步的质量保障和上市推广需要遵从质检和工商等部门的相关规定。但作为一个国家机构、一名专利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建设贡献力量。”张清奎表示。(记者 贺延芳)
最新资讯
-
08-09 0
-
12-16 0
-
08-16 0
-
01-02 0
-
08-19 2
-
03-2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