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创新技术回击“抄袭论”

发布时间:2019-08-05 14:16:15


  12月9日,历时3天的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落下帷幕。中国高铁从2004年开始与阿尔斯通公司和川崎重工签约,引进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技术以来,到京津、武广等高铁投入运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7531公里,运营速度达到每小时350公里,为世界之最。大会上,全球铁路界官员、专家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铁飞跃式发展的创新成果,也用创新技术有力回击了“中国高铁抄袭论”。

,明年京沪高铁列车将批量投入运营,时速将达每小时380公里。明年中国还将用专门的试验列车冲击近600公里以上的速度。然而,就在12月3日“和谐号”CRH380A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试验运行中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再次创造新的记录时,国外关于“中国高铁抄袭论”的声音也再次不期而至。

  对此, ,哪有350公里的高铁技术拥有者去剽窃时速250公里的技术的道理?中国高铁一直坚持的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截至2010年3月,中国高铁已经提交946件专利申请,中国高铁相关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抄袭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也对媒体表示,中国高铁技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有大量创新,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存在所谓“抄袭”。中国在引进这些现有技术时,支付了大量的专利费,发达国家的创新也是如此。“只要你使用现有的技术时,给知识产权的所有人支付了费用,合法地使用,就不存在抄袭的问题。”

  技术:全面创新推动中国高铁飞跃发展

  从引进技术到世界第一,从时速250公里到向近600公里的冲刺,到底是哪些技术创新在支撑中国高铁的飞跃式发展?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围绕高铁工程建造、高速列车研制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向记者作了具体解释。

  目前,我国有14条高速铁路线投入运营,时速达350公里。宁滨表示,运营速度实现一个等级的提升,就意味着路基、桥梁、轨道等建造技术必须有大量创新,中国高铁工程建筑技术已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体系。比如,针对我国复杂多样的地质及气候条件,我国攻克了湿陷性黄土和软土地区沉降变形控制难题,掌握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速铁路地基处理和路基填筑技术。在桥梁建造上,我国采取以桥代路方式,节约了大量耕地,突破了900吨大吨位混凝土简支箱梁、新型结构大跨度桥梁及大跨度桥梁采用无砟轨道关键技术,建成武汉天兴洲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济南黄河大桥等世界一流的新型结构大跨度桥梁,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在高速列车研制上,我国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了一系列的技术难题。批量生产了时速为250公里、350公里、380公里的“和谐号”列车,目前已有400多列列车投入运营。CRH380A开发了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转向架,集合车轮、牵引电机、刹车盘的核心部件,能支撑列车跑出550公里的极限时速,并有足够的安全余量。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是列车运营的大脑神经系统,直接关系着列车的安全运行与效率。宁滨见证和参与了我国高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建立与运行。比如,由中国通号研发的CTCS-3级列车控制系统在武广客运专线上使用,能满足时速350公里以上,动车间隔3分钟以内的列车运行指挥和控制要求,实现了运营的高速度、高密度和高可靠性。

  “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磁铁效应和扩散效应。”张曙光表示,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融合了电力、电子、新材料、信息、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的新技术,也带动了交通运输、新能源、加工冶炼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未来中国高铁的发展将进一步博采众长,围绕提高安全可靠性、节能环保和舒适度进行技术创新。”

  观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是“抄袭”

  不能否认,中国高铁的发展确实得益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从引进时速为250公里的技术起步,“我们确实是吸收、引进各国高铁的先进技术,但是我们是在这样的一个引进技术平台上来建立一个自己的系统技术集成平台,然后在此基础上去创新,去获得知识产权。。

  然而,据媒体报道,日本川崎重工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表示,自己和其他高速列车制造商不认同中国高铁宣称创造了自有技术的说法。如今中国运行的多数列车几乎与专利输出国的一模一样,只是对车身外部图案和内部装饰进行了细微变动,此外就是改进了推进系统以提高速度。

  “如果按照日本川崎重工的说法‘只是对车身外部图案和内部装饰进行了细微变动’,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或者说至少不涉及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但如果是‘改进了推进系统以提高速度’,则是集成创新和/或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创新成果,极有可能成为拥有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法学院教授孙国瑞对记者分析,中国将发达国家高铁的250公里时速提高到350公里,甚至480公里,说明我国在高铁的“高速”技术方面有了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国外如果怀疑中国高铁抄袭了他们的技术,那么,建议有关国家、有关国家的有关企业用证据说话。”孙国瑞认为,坚持自主研发,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与专利权人签订专利权许可、专利权转让合同的方式,来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提高自己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如果中国高铁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而有了新的发明创造,当然可以就新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且用自己的专利与他人的专利进行交叉许可,达到互通有无、互利双赢的理想效果。(记者 刘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