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创新计划(2002一2004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10-08 08:59:15
发布文号: 桂政发[2002]18号
各地区行署,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区直各委、办、厅、局,各高等院校:
《广西创新计划(2002-2004年)》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二年四月十九日
广西创新计划(2002-2004年)
从1999年开始,全区范围内实施的以产品创新为核心的六大内容创新计划,已经完成了3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发挥了科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为了全面组织实施新一轮创新计划,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在实施两部大开发战略、应对加入世界贸易后各种挑战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中的支撑作用,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瞄准我区“十五’计划中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和目标,以技术支持产品创新为核心,以“科技金源”、“科技金桥”和“科技金穗”三大科技行动为载体,围绕“抓源泉、疏渠道、促转化”,重心前移、服务到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务求在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强化科技中介服务、建设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注入强大的动力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总体目标
加强科技创新环境营造与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用3年左右的时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农产品科技开发和“三田”建设科技支撑有突破性进展。重点培育、引进、推广一批应用面在千亩万头以上、能形成地方特色种养业的农业新品种,使其中20%以上成为当地当家品种,主要种养业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加快,支撑“三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科技含量高的深加工农产品及出口创汇农产品有大的发展;培植和发展一批带动千户以上的科技型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各地形成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
(二)工业产品结构逐步优化,产品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率增加3-5个百分点;研制开发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新产品不少于1500项,使其中25%以上成为企业新的主导产品;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制糖、汽车、机械、有色金属、食品、制药、林化等传统产业的主导产品,在性能、品质、价位、花样款色等方面有明显改观,产销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各地扶持一批产品创新能力强的企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高新区的自主创新、孵化、辐射、国际化能力明显提高,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技术产品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超过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0家,其中技工贸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50家。桂林、南宁、柳州等3个高新区和北海高科技产业园技工贸收入、工业产值、高技术产品产值、利税、出口创汇等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150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不少于80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占所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值平均超过20%。
(四)企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全区设立企业信息化试点50个,机械、电于、建筑、纺织、轻工等5个行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应用率平均达80%;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电脑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应用由甘蔗、粮食、果蔬向养殖业拓展;科技信息网等各类专业网络建设深入各行各业,覆盖至主要乡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数字化金融、交通、会展和社区信息服务等有较大发展。
(五)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立和完善20个左右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基础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扶持创建2个大学科技园;建设10家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好10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完善和提高50个集品种繁育、筛选和新技术应用试验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和一批提供产品检测、分析测试、专利、信息和图书资料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各地培植一批科技型企业;全区研发(R&D)经费总支出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
三、实施科技“三金”行动
按照科技工作“重心前移、服务到位、体现效益”的要求,组织实施“科技金源”、“科技金桥”和“科技金穗”三人科技行动。加强产品创新的源头工作,为产品创新培育、寻求和提供所需的技术和知识;把科技中介服务环节建设作为支持产品创新的重中之重,构筑技术进企入户的桥梁,疏通技术转移的渠道;加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能力及环境建设,加快出新品、创品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开源。
(一)科技金源行动
科技金源行动是为产品创新开创技术源与知识源,实现技术跨越为目标的科技行动。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统筹部署,确定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分级推进。自治区着重解决带全局意义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各地、市重点解决本区域特色产业的急需技术。以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相结合,科技金源行动重点从六个方面展开工作:一是以企业和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突出引进创新,筛选千项成熟度较高、可供规模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二是选择具有较强科研攻关能力的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技术原始性创新工作,推进若干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供百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三是实施专利战略,增强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能力,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的保护,组织百项专利技术应用开发;四是择优支持一批企业技术中心进行技术集成创新,解决提升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的配套技术;五是加强技术标准研究,组织制定我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的相关技术标准,推动优势产业的技术跨越式发展;六是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网采集、筛选国内外先进技术信息,分门别类制成光盘传播,为企业、农户提供技术源。
围绕科技金源行动的主要任务,重点组织实施15个重大科技专项:农作物、禽畜、海淡水产优良品种的繁育与集约种植、养殖技术;水牛奶业产业化、黄牛品改关键技术与集成;主要农副产品贮藏、深加工及增值技术;石山地区生态重建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化农业专家信息系统平台开发技术;企业信息化、柔性加工技术和集成制造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及多媒体技术;生物技术产品菌种筛选及产业化技术攻关;动植物有效物质的提取、分离及食品技术标准;热带、亚热带主要中草药有效成份测定、提取分离、产业化关键技术及中药技术标准;有色金属深加工及稀土功能材料、新型能量转换和储能材料制备技术;蔗糖、木薯淀粉、松脂、植物香料深加工产品集成开发技术;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技术及电网技术和智能化的输变电设备研制;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技术标准;技术向产品转化及产业化的环境条件优化研究。
科技金源行动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区内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海外技术持有者为“源”的载体,以项目为杠杆,加强技术集成、部门联动,注重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在运行管理上,坚持开放与竞争,充分利用区内外以至海外的智力对科技金源行动项目进行优化设计,以招投标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从中择优认定一批具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的单位为“科技金源”单位,挂牌运行,定期考核,扶优汰劣。
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金源行动中的导向作用,强化科技评价体系中的知识产权比重,以发明专利的获得作为科技重大专项的立项标准和验收标准之一,加强科技成果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自治区在科技经费中设立专项,用于支持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建立和完善科技金源行动的绩效评测指标体系,坚持把为产品创新提供新品种、新技术的数量与水平,技术成果产品化与产业化程度,专利申请量、拥有量和专利实施效益,产业技术水平提升、跨越的程度,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给群众、企业带来的实惠等作为主要评测标准。
(二)科技金桥行动
科技金桥行动是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搭建技术、知识传输的桥梁,疏通技术、成果供求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行动。其目的是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广大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力量,大力发展从事技术支持、技术推广、技术贸易、评估咨询、创业服务、信息服务以及提供人才、财务、法律、金融、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产品创新提供技术、信息、智力等多样化服务,逐步形成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金桥行动重点抓好“六网”、“三中心”的建设工作:
1.技术市场网。以现有的技术市场和各类技术交易、贸易组织为基础,通过拓展服务范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和发展常设技术市场交易网,建设虚拟技术市场交易网;为沟通技术供需双方信息,组织开展技术协作、产权交易、人才智力引进,以及技术成果、产品展示交易等综合服务。
2.生产力促进网。以科技情报系统整体转制和其他科研机构转制为契机,大力发展区域、行业、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此为依托,建立面向企业、农村,尤其是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促进网,为企业技术诊断、发展策划、共用技术支持、疑难技术攻关以及人才、技术、产品、市场信息收集处理等方面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企业“保健医院”和“加油站”。
3.科技信息网。以科技信息网管中心为基础,加强与各专业网的互联,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南宁为中心,连接市(地)、县、乡广大用户的科技信息网,形成以现代技术支持,以倡导创新理念、提供最新科技与经济发展动态为主要内容,为产品创新疏通相应的人流、财流、物流、信息流的信息服务体系。
4.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网。发展骨干企业、中介机构和农户结合的技术推广模式,完善现有“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鼓励发展各类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加快农业电脑专家系统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建立推广队伍多元化、推广行为社会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的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科技服务。
5.科技对外交流协作服务网。提高各地、各部门的科技对外交流中心和技术协作交流站引技术、引智力、引人才的“三引”服务能力,鼓励区外、海外学子到我区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吸引区外、国外中介机构进入我区科技中介服务市场,形成能沟通国内国外两个中介服务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科技资源的科技对外交流服务网。
6.实用技术配送网。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技民营企业成立专业的、组装配套的技术配送中心,或依法与农资经营企业联合组建技物结合的技术配送实体,发展“订单服务”或预约服务,及时把企业、农户所需的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以及与之配套的肥料、农药、农膜、农机具等送“货”上门,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7.公共性科技服务中心。以现有的分析测试中心、项目评估中心为基础,发展和完善一批从事分析测试、产品检测、技术成果评测、项目评估、投资与成果转化评测等公共性服务中心。
8.创业服务中心。以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为基础,扶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发展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和中试基地,营造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优质服务软环境,为培植“高、大、强”高新技术企业,推进高技术产品国际化,实现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多样化、一条龙的服务。
9.科技产权服务中心。发展专利、科技律师事务、产权交易咨询、科技财会等服务机构,提供成果交易、产权转让等法律保护服务。科技金桥行动重在铺“路”架“桥”,重在培植技术、人才、智力、信息流通的载体,重在提供高效优质的科技服务,服务形式突出民营、面向大众。在组织上,采取自治区、市(地)、县三级联动,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优化配置“金桥”资源。在实施上,对原有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放开搞活,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科技中介机构,试点启动,面上带动,逐步形成网络。
在实施科技金桥行动中,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引导和扶持。通过研究制定对不向类型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和法规,建立政府指导下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明确责、权、利和组织制度、行业规范、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和服务标准,使科技中介机构发展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支持基础好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评估、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机构等,挂牌试点,在竞争中打造各具特色的服务品牌,带动中介机构提高整体水平。委托有条件的中介机构承担共性技术推广任务,承担各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项目的组织申报和执行情况督查。以项目形式择优支持,加强以科技中介服务公共信息平台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获取、处理信息能力。
(三)科技金穗行动
科技金穗行动是通过“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广泛应用成熟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提升企业和产品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科技行动。科技金穗行动的组织实施主要以行业和市(地)、县为主,针对基层、针对企业、针对农户,重点是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科技金穗行动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组织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农民增收。各地选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新品种、新技术,充分利用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每个县扶持10个科技示范村和1000户以上农民科技种养示范户或科技种养大户,通过政策、信息、良种、良法、市场服务的集成支持,促进专业化、规模化种养,科技示范村、示范户主要经济指标在当地名列前茅,增产增效显著,并能带动周围村屯、农户应用科技发展特色种养和实现增收。
2.组织科技进厂促进企业增效。围绕提高企业产品创新力和市场竞争力,实施企业主导产品战略,开展创建百家产品创新明星企业活动,选择一批糖化工、有色金属、机械、汽车、电子、中药、食品、林产化工等行业或企业,分别不同行业集成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工业智能控制、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重大共性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使企业新产品产值率年增3-5个百分点,主导产品产销率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名列前茅。
3.大力培植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引导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进行高新技术嫁接与改造,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与产品特色的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每个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信息服务等形式重点支持1-2家带动千户以上农户的科技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建立和完善50个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各类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十大现代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区和火炬、星火产业带、示范城镇、密集区真正成为技术辐射带动基地、科技产业化的样板、人才培训中心和市场与农民联系的纽带。
科技金穗行动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创名、特、优产品,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和出口创汇产品上。
自治区各有关部门以及各地、市、县每年都要以项目形式支持、引导、推动科技金穗行动的开展。自治区组织联动性大、覆盖面广、带动性强、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通过招标或论证评估等方式确定实施地点和承担单位。各地、各有关部门应安排实施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大的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从中选择确定若干重点联系单位,并加强具体指导。
四、主要措施
(一)深化改革,加大营造创新机制和环境的力度。加快科技组织结构调整,重点推进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制,启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使大多数科研机构面向市场,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创新与服务。部分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通过分流人员并经认定后,按非盈利机构运行和管理,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以技术、资产为纽带,鼓励和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联合或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加快建立科技创新机制。突出探索和尝试符合国际惯例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培育和挖掘技术源、知识源;,推动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资产重组和风险投资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
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以及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条款,激励科技创新。重点是制订和完善技术和管理参与收益分配的鼓励政策;扶植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促进技术转让和高新技术产业产权交易、产权重组的政策;东西部合作中的“引智、引技、引人才”政策等。
(二)引导全社会增加对创新计划的投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进步与创新需要成本,科技投入是生产性投入。各地要建立起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风险投资为支持、广泛吸纳海内外各方面资金的多元化科技投资体系。对农业及支柱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基础性研究工作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政府为主,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投入以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各地、各部门要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工作。
争取信贷支持,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借助资本市场。在充分发挥自治区、市(地)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基金作用的同时,继续鼓励各地、市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高科技创业风险担保资金。发展以企业和民间为主的科技风险投资,依法有选择地引进国外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到我区进行科技创新创业投资。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争取国家各类科技创新基金、科技产业化基金的支持和银行信贷的支持,或到区外、国外招商引智引资。积极培植一批高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或利用上市公司注入高新技术再筹资。
(三)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加快人才培养、引进和开发。重点引进、培育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研人才,一批拥有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人才,一批具有组织实施和配套能力的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一批能把握科技发展趋势、懂金融、懂市场营销的科技企业家和科技风险投资家。把新一轮创新计划切实转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转到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上来,以人才推进创新,以创新促进人才成年。自治区科技厅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继续组织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加大我区科学基金和基础性研究的投入,支持青年尖子人才的科技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利用产权、股权等体现创新价值,吸引区内外、海内外各方面人才到我区参与创新创业。
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的科普工作。办好各类科普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形式多样有效的科技下乡进企和挂点科技扶贫活动。继续办好科技活动周、“双休日博士、教授科普讲座”、“百姓专利”等活动,通过制作与发行多媒体科普资料及光盘,广泛开展易懂易学的科技培训,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和科技种养能手评比活动,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和企业职工吸纳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
把“领导干部现代科学知识教育”纳入各级行政管理学院的教学计划,分期分批对地、市、县、乡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科技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现代科技意识和领导组织科技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与国际、我国东部地区的科技合作。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的机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对外开放与合作。把国际科技合作与创新计划结合起来,重点开拓和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加强国际性的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吸引海外科技人员、企业家来桂兴办科技企业,兴建研究开发基地,合作开发新产品,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智力网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信息库,提高国际科技合作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我区的地域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竞争力强的科技型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
组织实施科技兴贸计划,培植外向型科技产品出口企业,建立高技术产品或特色产品出口基地,以基地建设推动产品创新。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大“星火西进”、“火炬西进”的实施力度,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承接东部地区先进技术和产业,加快我区技术跨越式发展。
五、组织领导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从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高度,把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工作联动协调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分管领导要全力抓、精心抓科技创新工作,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分工合作与配合。
(二)新一轮创新计划继续实行统一规划部署,分级管理实施。各市(地)、县要根据自治区制订的实施方案和目标分解方案,制定好本地的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通力合作,做到工作组织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措施创新。
(三)各地、各部门要严格工作责任制,逐级把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位。区直有关部门要把科技创新工作和部门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在“能力提高、智力支持、项目带动”上加强对地方创新工作的支持和服务。
充分发挥各级科技部门在科技创新中的先导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在科技工作机制、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四)认真抓好示范带动。各类示范点的目标、任务、要求、方案要明确,自治区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进行检查。
(五)进一步完善创新计划工作的督查和评价制度,切实加强对创新计划工作的行政监督、制度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自治区每年定期听取地、市分管领导的创新计划进展汇报,不定期地组织对各地创新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督查和指导。完善目标量化、评测科学、利于考核的科技创新统计监测指标,建立创新工作季报制度。制定和完善地、市、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部门领导班子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各级人民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奖励办法。
(六)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对创新计划进行系统地跟踪报导宣传,广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科技创新工作的典型和成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