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包头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4-24 20:52:15
发布文号: 包府办发[2007]68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
《包头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七年四月十日
包头市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团结奋进,锐意创新,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实施农牧业科技工程,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在推进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进步上,显现出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科学技术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一个城市加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建设经济强市、科技大市、创新型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就我市现实情况看,依靠科技进步,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层次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经济强市、科技大市和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和关注的焦点。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对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市委十届二次全委会议和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战略,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加快新农村建设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为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与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包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任务,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坚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步伐。
——坚持优化整合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科技创新必须围绕我市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等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集中优势,重点突破,提高科技创新投入的产出效益。
——坚持大力推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原则。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坚持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的原则。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要立足于我市长远发展战略,着力于企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着力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三)总体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达到中西部地区先进水平。科技创新环境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大幅增加,在重点产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科技水平高、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到2010年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科技大市,到2015年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科技队伍。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6万人,即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690人以上(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按230万人计,下同)。
——科技投入。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1.5%,平均增长幅度37%。市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达到当年财政决算支出的1.5%以上,旗县区平均达到2%以上,农牧区和矿区达到1.5%以上;科普经费投入达到年人均1.5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达到3%以上。
——科技产出。10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20件以上;年获得自治区、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达到25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例达到30%以上;技术合同年成交额达到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ISO系列认证比例达到80%。
——社会进步。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5%;万人拥有大学生人数达到150人;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5人;人均邮电业务量达到1500元。
——生态环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5%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
三、重点领域
全市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钢铁铝业、稀土、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煤化工、农牧业生物技术和社会发展等八大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钢铁、铝业及新材料。
钢铁、铝业和稀土是我市的支柱和特色产业。要加速提高钢铁铝业稀土新材料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工艺及装备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做强做大钢铁铝业技术产业,到2010年,预计实现增加值72亿元以上,其中钢铁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应用产品产业增加值约38亿元左右,铝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34亿元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增加值分别达到19.5%、17.4%。
1.钢铁新材料及深加工产品。以包钢、北重、华业特钢为主体,加大钢铁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要加大特种钢延伸产品技术开发力度,开展铁路产品及国防军工用等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提升军品特种钢、高级民品钢及合金钢、优质碳素钢的工艺技术水平,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研发超低碳及低氮铁素体、新型不锈钢,研制在海洋石化、船舶、航空等重点领域应用的高端不锈钢深加工产品。提高高性能铸件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延伸产品的附加值,形成重型汽车、工程机械、船舶、军工用等高性能铸件产品链。进一步提高高效连铸和冷轧技术的水平,加大新钢种、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车辆用板、家电用板等延伸产品,提高高级管线钢、汽车结构钢、专用结构钢等专用钢的工艺技术水平。重点开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型钢和管材延伸产品,到2010年形成我市有特色的“精品钢”产业化基地。
2.铝业新材料及深加工产品。以包铝、希铝和铝业生态园区为依托,进一步开发高附加值特色产品,积极研制军工、航天、航空、船舶用的高强高韧高耐蚀铝合金,生产研发高附加值的工业用高性能铝型材和化成箔产品,进一步提升铝业生产工艺及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快铝生态循环工业链的建设,促进铝业循环经济发展。
(二)稀土新材料。
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产品、终端产品及稀土高新技术产品,着力提高稀土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继续推进稀土永磁、贮氢、抛光三大功能材料基地的建设。重点开展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贮氢材料和贮氢电池、稀土抛光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及应用等研发技术和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同时继续深入开展稀土合金靶材、稀土高温超导材料、稀土铬酸镧发热元件及加热设备、稀土软磁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器件、稀土磁致冷材料及设备、稀土精密陶瓷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等的研发,拓展稀土应用领域,进一步加强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研究开发。稀土新材料及其应用产品增加值约26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增加值达到13.4%。
(三)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由重型汽车、非公路矿用车、改装专用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等产品构成,重点在一机集团、北重集团以及地方机械企业。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强以重型汽车和工程机械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的建设,实现产品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重点发展大吨位电动轮非公路矿用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工程机械产品,开发重型汽车、工程机械的智能技术。
重型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以重型汽车和改装车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公路型重型运输车、工程专用车、大吨位多轴车等高性能车型。北方奔驰汽车在引进重型汽车技术基础上,重点研制自主创新的中轻卡新型车型,开发中轻型卡车设计平台、公路型重型运输车技术平台、全新中重型车技术平台、军用及特种用途的大马力新型多轴车技术平台。工程机械产品重点发展土方机械产品、筑路机械产品、煤炭机械产品等。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环保车、泵车、改型车、混凝土搅拌站等机电液一体化产品。
到2010年我市装备制造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63亿左右,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32.3%左右。
(四)电子信息。
“十一五”期间,要抓住包头市被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城市的机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我市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通过引进落实重大产业项目,拓宽我市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技术水平。到2010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6亿元以上,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约8.2%。
1.建设数字化企业。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重点,创建以包钢为代表的数字钢铁和以一机集团、北重集团为代表的数字军工的数字化企业。数字钢铁以建设ISPS(整体产销系统)为目标,沿着PCS(过程控制系统)-MES(生产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技术路线持续推进。数字军工则按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PDM(产品数据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的技术路线进行。中小型企业以推广应用CAD、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和单元技术为主,60%以上中小型制造企业能成功应用单元信息化技术或集成技术。
2.发展软件业。扩大工业自动化、行业个性化管理软件的占有率,加强对综合自动化技术、MES、ASP(中小企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等技术的前期投入和研发,在产业链的高端有所作为。加快完善软件发展技术支撑环境和服务体系,继续加强国家级软件园建设,到2010年将该软件园建成国家级软件产业化基地。
3.发展电子产品。组织开展等离子面板、液晶显示器面板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多晶硅、工业硅产业化技术攻关,加快研发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发光二极管等升级换代产品,积极发展集成电路、光电转换设备、视频终端、自动化控制、软件及集成、光通讯等技术及高科技产品,在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的基础上,改造扩大生产能力,优化包头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结构。
4.发展高新技术通信业。加快通信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网络接入及其它通信服务的推广普及程度。全面提高城市主干网络的传输能力和交换能力,增加城域网和本地互联网出口带宽,以适应多媒体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需求。加快传统通信网的带宽改造,推动语音、视频和数据三种业务在接入层面上的融合。统一规划、建设集约化地下弱电信息管网,形成覆盖全市的共享型集约化信息管线网络。
(五)环保节能。
“十一五”时期,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各领域的“三废”综合治理为主要目标,加大环保产业政策扶持,建立多渠道投资机制,从扩大总量规模、增强竞争优势、发展龙头企业入手,促进全市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和跨越式发展。到2010年,环保及节能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8亿元以上,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4.1%左右。“十一五”期间,包头环保节能产业的发展重点是:
1.钢铁固体废弃物控制。控制钢铁固体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尽可能减少或不产生废物,对排放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处理和利用。
2.稀土产业“三废”的综合治理。稀土企业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稀土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从源头抓起,研究新工艺、新技术,推行清洁生产,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3.建设环保型铝产业。我市铝业已经采用了大型预焙槽生产技术,但实际污染物排放仍高于排放标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及技术控制,减少污染物产生。进一步综合治理铝合金熔炼加工、产品的氧化着色及涂镀过程中造成的废气、废料、废液污染以及自备电厂造成的污染。加快包铝生态园区建设,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到2010年将我市电解铝建成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节能环保型绿色产业。
4.粉煤灰综合利用。火力发电已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火力发电产生大量的粉煤灰已严重危害到了人们的生活,多年来我市已累计堆放粉煤灰4500多万吨,而且还以每年200万吨以上的产出量递增,不仅占用大量农田,而且形成公害污染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市要大力开发生产和推广粉煤灰应用产品,重点放在高掺量、大用量、技术成熟、投资较少的建材行业,提高粉煤灰再生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使粉煤灰废弃物变成一种可以被重新利用的资源,实现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5.风能的综合利用。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十一五”期间,根据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风能资源的优势及国家积极支持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的政策,通过与国内外有关企业合作,联合研发兆瓦级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其电控系统产品,解决市场急需的低成本产业化技术。到2010年完成样机试制和小批量生产,为开发适应我市风能特点的风电机组关键技术、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6.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洁净、安全、经济的能源,我市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仅次于拉萨,要积极开发工业和生活用“太阳能式锅炉”、“槽式太阳能发电”,并实现产业化,开展太阳能光伏技术应用,推广小型光伏组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六)煤化工。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发展煤化工,提高加工深度,发展精细化工产业。在煤化工领域,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共性技术,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将产业链向下游产品、精细化工和材料化工产品拓展延伸。到2010年,产生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煤制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精细化学品和新型催化技术等关键技术有重大突破,综合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煤化工集成创新、清洁生产与污染综合防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煤化工关键技术——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再创新。国内煤的直接液化技术放大和大型化配套设施的建设研究;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再创新;环保催化技术、酶催化技术、碳一化学新型催化技术研究;煤液化油品提质加工技术研究。煤化工领域清洁生产技术与工业生产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七)农牧业及生物技术。
紧紧围绕农村牧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针对农牧业生产的技术需求,加大农牧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引进研究及开发、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乳、肉、薯、菜及新型产业花卉、中药等重点农牧业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种、养殖农业产业基地。加快对农牧业生产中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解决农牧业废弃物污染等技术难题。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生物高新技术,并用其改造农业、医药、环保、轻工业等传统产业,使我市生物技术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我国发达地区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力争在五年内实现适用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蔬菜、畜禽、苗木品种全部实现良种化。到2010年生物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10亿元以上,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左右。“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及生物高新技术领域重点工作是:
1.以发展现代乳肉业为主的关键技术工程。引进中国农业大学等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优质、高产奶牛、肉羊、肉牛的品种引进和改良工作。重点开展奶牛、肉羊、肉牛良种快速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突出抓好养殖管理技术集成及规模化养殖小区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饲养、疫病防治关键技术,优质高产牧草种植引种示范推广技术及繁育基地建设,饲草料加工技术标准化饲喂技术,乳、肉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引进研究及示范、推广,形成一套适合我市并符合国家标准的现代畜牧业技术体系,实现全市奶牛、肉羊、肉牛养殖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
2.生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生物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利用牛粪等生物固体废弃物进行沼气生产、发电、生产有机肥,实现能源、肥料的最佳转化,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开展规模化养殖企业、农村牧区生物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试验或引进示范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村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此来推进农牧业生产无害化、资源化。
3.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建设工程。马铃薯脱毒种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继续进行马铃薯新品种引进研究、示范和推广,为农民生产提供充足的优质脱毒种薯,满足我市及周边地区对种薯的需求。大力推广马铃薯机械化耕作和集约化生产,扩大优质马铃薯的种植规模,使脱毒种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提高到60%以上,同时引进加工薯与商品薯品种5—6个,建成内蒙乃至我国西部地区优质种薯生产、储藏、销售基地。在马铃薯系列产品深加工方面,重点扶持内蒙海德集团等马铃薯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发出市场适销的马铃薯深加工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把我市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
固阳正北黄芪药源GAP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品种提纯复壮,为固阳县扩大种植面积及周边地区提供优质的正北黄芪种子。同时重点组织产学研合作,对黄芪原料进行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研制开发出系列产品,提高黄芪的附加价值,使正北黄芪这一国内名牌真正成为固阳地区的一大产业。
蔬菜原良种繁育和花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市农研所作为自治区级特色科技产业化基地的作用,大力引进和选育蔬菜优良新品种,对优良新品种叶类、果类、瓜类和稀有小品种蔬菜进行杂交制种技术研究,为蔬菜生产提供充足的名、优、特、新、稀蔬菜良种,把市农研所打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以蔬菜原良种繁育为支柱的集科研、开发和经营为一体的蔬菜原良种繁育基地。
干燥花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市园林研究所同北京林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在我市建立中国干燥花繁育生产基地,每年引进或繁育花卉优良新品种增加20%左右,为扩大全国的供应量,提供更多的品种。
4.提高农畜产品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的节本增效技术工程。重点开展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等有效提高单产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技术,主要开展粮食作物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特种养殖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与集约化养殖技术;加强优良农作物、蔬菜、畜禽、苗木、牧草、水产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试验示范推广及其产业化。
5.农村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和完善农村科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十一五”期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各10项。建立和健全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成市、县、乡、村多级联动机制,组建多种形式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办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协会,形成产、加、销、技工贸一体化的科技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强“96048”农牧业科技服务系统建设,按照建立机制,整合资源,增强功能,规范运行的要求,要继续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形成科技系统、农牧业系统、重点涉农部门等共同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生物高新技术工程建设。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重点支持动植物转基因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进行重组微生物农药、肥料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加快饲料添加剂微生物产品的引进与推广。在医药生物技术方面,立足我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开展生物制药技术的引进和开发。重点支持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组药物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预防性及生物治疗和基因治疗产品(方案)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地产中药材生物提取技术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在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重点支持当地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生物资源的保藏、种子库、信息库及其网络系统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在环保生物技术方面,重点支持环保微生物制剂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利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重点支持用生物技术改造农业、轻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项目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轻化工和工业用酶产品和技术的引进、中试开发及产业化。
(八)社会发展。
围绕人口与健康,开展重大疾病、地方病防治及传染病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建立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提高食品与药品安全水平;提升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突发疫病、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技术水平;、交通运输系统的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围绕生产、食品、社会和生物安全问题,突破制约公共安全的关键技术,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我市应对公共安全灾害事故与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制约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瓶颈,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居住适宜的新型城镇,促进城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重大专项
实施包头市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要以十二大科技专项为切入点。十二大专项是包头科学技术发展重点领域中的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市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确定十二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紧密结合包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培育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战略性产业;二是能够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重大项目;三是突出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四是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十二大专项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实行动态管理。
(一)钢铁新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及延伸产品。
钢铁新材料工艺重点开发:铁水预处理工艺技术的优化,计算机对转炉冶炼终点控制的静态、动态模型研究,炉外精炼和连铸工艺的优化,铌、稀土系列钢种的开发。
钢铁新产品重点开发:百米高速重轨、稀土高强淬火钢轨、高强度高韧性贝氏体钢轨、高强耐候工字钢、H型钢、乙字型钢和L型钢等。开发轿车底盘、轿车内外板、大客车外板、载重车货箱、铁路客车、汽车大梁板、汽车车轮板、集装箱板、焊接气瓶板、油气输送管线板、直缝焊石油套管板、彩涂板、硅钢片、家电用板、计算机用板,高压锅炉、舰船、坦克、储油汽罐等中厚板,油井专用管、液压支柱管、方矩形管,以及各种高档线棒材。
特种钢新产品重点:开展高压釜、铸管模、厚壁无缝管、高压锅炉管、钻铤、电轮转子、机车曲轴、火车主轴、特种军工用钢,挂钩、铁路摇枕、侧架等产品的研制。开发超低碳和低氮铁素体不锈钢、新型稀土不锈钢等。开发重型汽车壳、轮毂、差速器壳体、工程机械箱体、齿轮毂、链轮毂等铸造产品。
到2010年,钢铁新材料及其延伸产品占钢铁产业比重40%以上,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
(二)铝业新材料生产关键技术及深加工产品。
电解铝生产工艺重点研发:大型预焙槽技术、优质铝用炭素生产技术及电解过程全智能模糊控制技术,惰性阳极、高寿命阴极、低耗长寿电解槽技术,铝液净化熔铸技术装备,连铸连轧技术及原铝液直接熔铸技术的产业化,利用电解共析法直接生产铝基中间合金。
铝新产品重点开发:高品质铝钛硼合金、稀土高强耐热电工圆铝杆,高精铝板、带、光箔、腐蚀箔、化成箔,稀土高致密铸锻汽车铝轮毂,大截面高级挤压圆棒等。
铝型材新产品重点开发:电子散热器,全铝列车车厢铝型材,高档挤压铝钛硼杆,铝合金焊丝,电工用高纯铝挤压坯杆,稀土高强耐蚀自行车管材等。
到2010年,铝深加工产品占铝业比重40%以上,铝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三)装备制造产业化关键技术。
重点发展重型汽车、非公路矿用车、改装专用车和工程机械等产品,掌握一批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并用整机带动零部件,实现协调发展。
在重型汽车方面,重点研发中重型车的空气液压悬挂技术,中轻型卡车的驾驶室、车桥、车架、传动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设计制造技术,精密高效加工成型技术,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等。在非公路矿用车方面,重点研发大吨位电动轮矿用自卸车的整体匹配设计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工艺技术。在改装车方面,重点研发上装工作机构系列化、通用化的设计技术,计算机及电子集成系统的自动化制造技术及售后服务信息控制技术等。在工程机械方面,重点进行液压挖掘机等大长杆类部件焊接变形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系统及旋转钻挖机技术攻关。在煤炭机械方面,重点研发井下无轨胶轮运输车、防爆胶轮车防爆发动机改造技术及液压支架、液压机高强度焊接技术。积极研究重型汽车、工程机械装备智能化技术,提高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
到2010年,建立起具有国内外一流水准的整车匹配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平台,使重型汽车和工程机械的技术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四)稀土新材料关键技术及其应用器件。
1.稀土永磁材料及永磁电机。进行25KA大型熔盐电解槽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继续加强新型永磁材料、双相纳米钕铁硼永磁体和高档永磁材料的开发,在粘结钕铁硼生产上实现技术突破,重点解决高磁能积、高矫顽力、低温度系数、高剩磁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问题,提高永磁材料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四条高性能钕铁硼生产线建设:韵升3500吨N35—52和VCM永磁体生产线、华美纳米晶稀土永磁合金粉生产线、瑞福鑫和稀土院1000吨和3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生产线。到2010年,钕铁硼产量超过1万吨,磁能积为40兆高奥以上的产品产量要占60%以上。
全力抓好全国最大的永磁电机基地建设,重点开发:机床电机、纺织电机、风力发电、电动自行车马达、风机马达、水泵、微特马达、军工电机等各种稀土永磁电机和驱动马达。开发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永磁发电机。加快4条永磁电机生产线建设:北方重工的轻便电动自行车稀土永磁电机(20万kw)、长安电机公司特种永磁电机(60万kw)、电动汽车系列电机产品(66kw、55kw)、100kw高效节能微特稀土永磁电机。到2010年全市形成各类稀土永磁电机1000万台的生产能力。
2.稀土储氢材料及镍氢电池。大力开发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重点解决储氢合金的质量控制技术,提高合金的性能;引导储氢材料向无钕、少钕及富铈原料方向发展,降低钴在储氢合金中的加入量,降低合金的生产成本;开发新一代高容量宽频新型储氢合金新材料。到2010年,稀奥科、三德、和发和罗地亚公司生产的储氢材料达到6500吨。
完成镍氢动力电池现有生产线的技术攻关,形成年产700万只D型电池或1000万只C型电池的生产规模,逐步开发为便携式电动工具、数码应用、应急电源和电动汽车配套的动力电池。到2010年,镍氢动力电池的生产及技术在国内占主导地位。
3.稀土抛光材料和稀土催化材料。开发新型氧化铈基稀土抛光粉,开拓用于液晶显示屏、普通平板玻璃、计算机硬盘玻璃基片、玻璃存储光盘、精密光学玻璃及眼镜玻璃等稀土抛光粉和蚀刻剂,继续完善设备和工艺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解决成分不稳定、粒度不均匀等缺陷;研究抛光液的配分和纳米抛光粉生产新工艺,使稀土抛光粉向高端化发展。到2010年,稀土抛光粉的生产能力在全国所占的份额要超过2/3,年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
大力开发在石油、化工领域中应用的稀土催化材料,提升用于汽车尾气稀土净化催化剂的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的制备技术,开发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材料稀土助剂。到2010年形成年产汽车尾气稀土催化净化材料1700吨的规模,形成较大规模的石油催化剂材料和煤化工催化材料的能力。
4.稀土发光材料开发及应用。加快开发各种荧光粉和长余辉粉,进一步研制新的合成工艺,解决荧光粉粒度的控制技术,制备小颗粒甚至纳米级的荧光粉。在余辉长的红色荧光粉,PDP荧光粉,用于机动工具的指示、标志指示、工艺品和装饰等领域的夜光油墨、油漆和涂料等应用产品方面实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突破。到2010年稀土长余辉荧光粉达到年产200吨的生产规模,稀土节能灯年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只。
5.其它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大力开发稀土合金靶材、稀土铬酸镧发热元件及加热设备、稀土高温超导材料、稀土磁致伸缩材料及应用、稀土磁致冷材料及设备、稀土精密陶瓷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等,在产业化方面实现突破。加大稀土颜料、稀土防水防腐涂料、稀土在燃料电池中应用的研发力度,力争实现技术突破。
6.稀土在传统产业领域的应用开发。切实加强稀土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重点开发稀土钢、稀土铝(镁、铜)合金等产品,开展稀土在铸铁铸钢中的应用、在玻璃中的应用、在农林牧中的应用的技术研究,牵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到2010年,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器件的比重达到30%以上。产业化水平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
(五)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开发:“稀土、钍及氟资源综合回收选冶工艺技术及设备开发”,“铌资源选冶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西矿资源利用选矿工艺”,“钪资源选冶工艺研究”,“包钢尾矿坝资源保护及开发研究”,“白云鄂博地区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使铌的选冶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铌得到回收利用,可生产低级铌铁1400吨。实现包头稀土精矿低温焙烧清洁生产工艺,使钍、氟得到回收,年产60%稀土精矿7万吨,同时回收萤石等产品。西矿达到工业化生产大于64%铁精矿,年产200万吨。钪资源得到回收利用。保护包钢尾矿坝资源,科学合理开发。
(六)新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
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和多样化。重点开发1.2/1.5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实现批量生产,推动内蒙古地区风电机组的国产化。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的同时,依托国内外科研院校,积极研究开发太阳能锅炉、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太阳能电源及装置技术,使其早日产业化。在有条件的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发挥202厂的技术优势,发展核能技术装备。
坚持节能优先,重点开发钢铁、铝业、化工、机械等行业的节能技术,积极发展建筑节能技术。开发煤液化、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优先发展热电联产方式,大力提高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到2010年,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十五”期末降低25%以上。
(七)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要抓好“包钢生态工业园区”和“包头铝业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形成集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废弃物再资源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生产流程,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示范模式,使园区内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大大减少,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要引导和支持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提倡煤—电、煤—焦、煤—化工、煤—建材、铝—电、铁矿石—铁精矿—球团矿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大幅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技术,防止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盲目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杜绝落后生产工艺与设备向我市转移。
大力开发钢铁、铝业、稀土、化工等行业清洁生产集成技术,着力研发稀土产业三废综合治理、再生铝综合利用、钢铁固体废弃物控制利用等生产工艺技术,强化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提高我市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整体水平。重点支持节能降耗、工业节水、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止工业污染等清洁生产项目。到2010年建成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园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全部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
(八)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引进国内外已有的科研成果和产业化经验,着力建设一批用粉煤灰生产承重烧结砖的企业,并形成生产规模,逐步用粉煤灰烧结砖代替粘土砖;研发生产并推广应用新型粉煤灰轻质墙体材料和保温隔热材料;研发生产粉煤灰水泥及其制品(管、桩等)、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及粉煤灰混凝土建筑砌块、高强轻质烧结陶粒;提高粉煤灰在筑路及回填中的用量;用粉煤灰生产硅铝合金和高效稀土复合脱氧材料等。不断提高我市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从根本上解决粉煤灰的综合治理问题。到2010年,我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0%,形成具有包头特色的粉煤灰生产链,把包头建成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化示范基地。
(九)制造业信息化工程
在“641”工程基础上,继续实施“十、百、千”工程,其主要任务是建成一个体系、实施一个计划、建成两个系统、建设一个区域。一个体系,就是在包头市制造业信息化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大型制造企业集团的三维CAD、CAM、CAPP、ERP系统推广应用,建立起基于冶金、机械、稀土、化工、羊绒等行业信息化平台技术推广中心,同时配套建立起制造业中介技术服务组织和包头地区制造业企业信息数据库。实施一个计划,就是在包头地区中小型制造企业全面实施CAD、CAPP及部分ERP单元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计划。建成两个系统,一是冶金、机械、化工、稀土等行业的信息化技术系统,二是在基础较好的大型企业推行基于ERP的全过程管理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网络协同制造、敏捷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一个区域,就是在市四区实施区域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每个区示范应用企业样板不低于10家。
以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为龙头,重点应用推广数字化设计、数字化控制、数字化管理等技术,努力提高设计、制造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市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到2010年,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在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重型汽车、钢铁、铝业成为国内先进的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集聚地和示范基地,示范区内50%以上的中小型制造企业建立“设计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的信息系统。信息化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引进推广奶牛优良品种快速繁育、营养调控与饲养管理、优质饲草高效生产、疫病防治、乳品精深加工与质量监测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奶牛高效超数排卵技术、胚胎性别鉴定与性别控制技术。引进、试验奶牛现代集约饲养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农区奶牛饲养技术集成,引进试验优质饲草新品种与生产关键技术,引进实验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与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饲料配方和奶牛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研究奶牛主要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原料奶及其制品的质量监测关键技术。引进试验乳品加工现代高新技术及设备与产业化开发。到2010年,实现现代奶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建成我市奶牛胚胎移植及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奶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优质饲草产业与加工技术体系、奶牛重大疫病防控和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体系。
(十一)肉羊良种快速繁及舍饲养育关键技术。
引进国外优秀肉羊品种无角多赛特和德克赛尔进行父母本扩繁。采用先进的超数排卵、胚胎移植、同期发情加快纯种羊繁殖,为我市肉羊产业提供数量充足的纯种优秀种羊。同时以国外优秀品种作为父本,本地改良羊、小尾寒羊作母本进行不同组合杂交实验,达到快速改良的目标。“十一五”期间,要在以下几项技术方面制定出相关技术操作规程,取得成果。肉羊良种繁育及杂交生产体系技术引进研究及推广,肉羊种羊舍饲饲养管理技术,优质肉羊与本地羊杂交最优组合试验研究,肉羊饲养管理技术研究,主要病疫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杂交羔羊生长规律及羔羊育肥技术,饲草料科学配方试验研究及饲草料基地建设等研究。通过综合配套技术的实施,鲜精人工输精受胎率达到75%以上,使肉羊舍饲生产的综合成本降低15%以上,种羊成活率达到98%,羔羊成活率达到95%以上,每只能繁母羊的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
(十二)种植业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及综合技术。
“十一五”期间,农作物种植要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小麦、玉米优质高产(专用品种)新优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小麦、玉米综合栽培技术引进研究及示范推广;油料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马铃薯(鲜食、专用薯)新优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小麦、玉米、马铃薯、油料等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进研究及示范推广。蔬菜作物种植方面:叶类蔬菜(大白菜、芹菜)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主要果类蔬菜(番茄、茄子、青椒)新品种引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名、优、特、新、稀小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蔬菜保护地专用新品种引进试验及示范推广;蔬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主要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进试验研究及示范推广,在杂交育种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过五年的努力,到“十一”末,我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率达100%,蔬菜优良品种率达100%,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70%以上,综合配套技术覆盖率达到80%左右。
五、保障措施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科技发展重要的跃升期。要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定期研究科技工作,协调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真正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保证“十一五”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1.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坚定不移地推动科技创新,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放在科技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确保科技创新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取得实效。各级党委、政府要定期研究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科技创新工作绩效作为对党政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使用的重要依据。
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制定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规划和有关政策,确保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包头,圆满完成“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
2.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要加强科技政策的研究制定,为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平台。要认真落实好已出台的《包头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包头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三部地方性科技法规以及《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包头的决定》、《加强旗县区科技工作意见》、《关于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要抓紧制定《〈包头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若干配套政策》,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要根据科技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好新的科技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通过搭建政策支撑平台,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快我市创新体系建设。
(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构建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投入体系。
1.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意识,不断营造有利于科技投入的良好氛围。要切实把科技投入作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入抓好抓实,认真贯彻落实《包头市科技进步条例》、《包头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及有关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确保财政对科技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强化财政科技拨款在引导科技投入多元化过程的调控能力。到2010年,真正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撑,社会融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2.建立完善科技风险投融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要建立完善科技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发展多种性质的风险投资组织和创业投资,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进入科技风险投资领域,逐步建立包头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创新基金,用于科技创新工作。要切实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增加金融对科技的投入规模。
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创新搭建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保障体系建设,为科研人员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要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要加快包头市科技馆建设,力争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一流水平的集科技学术报告、工农业科技展览、高新技术展览、科技成果展示、技术市场、多媒体演示培训、青少年科普活动及科技信息网络服务等多功能综合性的科技馆。到2010年,建成一批对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开放的市级公共性重点实验室和行业、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使全市科技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性改善,整体水平进入中西部先进行列,重点产业、优先技术领域和优势学科的科技基础条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加快建设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
1.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已建成的包钢、北重、鹿王、一机等四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要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到2010年,争取在北方股份、包头铝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重型汽车、永磁电机等优势领域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引导企业创建国家、自治区创新型企业,今后新建的大中型企业全部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新建的稀土行业中小型企业全部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吸引国内外大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包设立技术创新机构或产业基地,从事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自建或共建的技术创新机构经认定后,可按有关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企业技术引进所需进口的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可按国家税法规定减免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各级政府要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不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1%,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3%,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稀土、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中小型企业要在不断扩大企业规模的基础上,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逐步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争取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使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提高50%以上。
2.加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大学的科技人才与技术优势。鼓励高等院校根据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设置,把培养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与优势学科结合起来,造就优势特色领域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院所在科学研究、公益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中的骨干作用。积极支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活动中不断发展壮大。、清华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的合作,通过举办两院院士包头行、科技项目洽谈会等活动,不断拓宽合作渠道,丰富合作内容和形式,提升合作水平。在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积极加强与俄罗斯、美国、德国等国的科技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科技资源,不断增强我市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大中型优势企业与高等院校整合科技资源,联合建设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基础条件平台,积极争取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稀土检测中心,开展重大技术难题攻关和实验研究。选择已有工作基础和具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培养企业高层次人才和创新队伍。
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依托科技投融资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人才创业平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把中小企业培育成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鼓励和支持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多种服务。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技术创新引导工程”,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自建或共建技术创新机构;要加大对“包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力度,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发展,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积极推荐申报国家、自治区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要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集中力量,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项目支持,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科技企业,使其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成为推动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要鼓励民营科技企业间重组、整合,通过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支持民营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共建中试基地、工程技术中心等。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民营科技企业在建立内部研发机构、申请科技项目立项、获取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
(四)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认真贯彻我市已出台的有关人才政策,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改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探索体现科技人才价值的年薪制、项目收益分配制等多种形式的薪酬制度。利用政策杠杆形成重点向知识、技术及管理倾斜的分配制度,以引导和鼓励创新创业致富,利用技术入股、管理能力折股、期权和期股奖励等手段,鼓励科技人才、管理精英持续创新。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开展科技创新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探索制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考核标准,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钩。在职称评定中对在基层从事科技推广、服务的科技人员给予倾斜。
2.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在创新实施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造就一大批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才、科技服务人才、科技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继续做好全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到2010年,我市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要达到16万人,平均年增长9.5%,高于中西部地区年平均增长率,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队伍总量的65%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将达到40%,中高级职称人员达到40%,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5000名以上,其中45岁以下的占50%,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结构趋于1:3:6的比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一、二、三产业的人才比例达到1:12:20,第三产业人才数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占总量的比重由现在的15.3%上升到25%,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构成在所有制形式上呈多元化格局。重点加强包括两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队伍建设,重点加强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电力、煤化工、稀土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学科拔尖人才、博士和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到2010年,新增国家级、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名,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新增5个,留学人员创业园入园企业达到120个,引进留学人员达到160人,培养选拔50名左右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且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300名左右具有发展潜力、能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新增包头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0名。有条件的旗县区要开展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3.鼓励人才流动,吸引境外智力。实施柔性的人才流动政策,形成内外开放的人才大市场,目标是使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布局合理化。进一步改善高层次经营管理、科研开发人才流动的环境,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重要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集聚人才的功能,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主抓、人事科技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齐抓共管的科技人才工作格局。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加强对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做到“四个纳入”,即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把知识产权制度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知识产权的拥有量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经济国际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尽快颁布出台《包头市专利保护条例》,为科技创新提供法律保障。强化市、区(旗、县)两级政府的知识产权工作,各旗县区科技局要同时挂知识产权局的牌子,明确工作职能和职责,并在机构、人员、专项工作经费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全面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建立重点行业和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行业和区域。要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市专利的数量和质量。要加大对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申请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资助的实际效果,调动科技人员和企业、高等院校申请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积极性,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抓住我市被国家列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契机,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动城市、工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
大力发展市级知识产权公共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建立专利预警、,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检索、咨询、代理和法律援助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专利与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挂钩、专利投资入股等激励机制。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全市专利、商标侵权和盗版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
(六)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创新体系。
要围绕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风险投资与技术产权交易、推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重点扶持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科技中介机构,打造一批中介服务品牌。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为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的作用,要加紧研究制定促进我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有关政策。二是加快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中介机构快速发展。整合政府部门、科研单位、信息研究分析机构的信息资源,建立区域性公共信息网络。三是规范科技中介市场,推动技术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和拓展技术产权交易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总体水平。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内部管理体制,提升服务功能。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完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科技中介机构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其他中介机构的联合与协作。五是组织和引导专业技术力量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或生产力促进中心,盘活存量资产。六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门类,提高服务质量。引导各级各类科技信息机构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咨询、论证、技术评估、科技培训等中介活动。到2010年,要建立起有利于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健康发展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政策法规环境,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能基本满足我市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建设科技大市的需求。
(七)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重点要抓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文化科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振兴、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科普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计划落实、措施落实,确保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包头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从法律上明确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公益性、群众性、社会化的科技活动,把科普工作与创建文明社区、争当文明市民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全体市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到2010年,使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意识,学习科技、运用科技的能力有明显增强,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使我市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八)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服务经济的水平。
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把重点放在服务经济、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创新环境上。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揽科技工作全局的责任,强化公共科技服务职能。以增加投入和能力建设为重点,强化旗县区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旗县区科技工作整体水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提高项目的集成度,强化引导性,最大限度地整合、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源,增强投入力度。在科技项目申报立项中采取面向社会、网上申报的方式,加大项目招投标力度,实行项目公示制度;科技经费管理改革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监督管理;科技评价和评估管理体系改革要以落实已经颁布的科技评价方法为重点,推动科技评价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要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完善奖励制度及其评审体系;分配制度改革要以技术资本化为核心,落实知识产权、技术和管理要素协议作价参与收益分配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政策向关键技术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的意见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的通知
-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青海省质量兴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关于印发水利部2006年面向行业举办的培训班计划的通知
-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大力推进网上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许可程序性规定(试行)》的通知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电子商务发展纲要和数字重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纲要的通知
- 南京市政府关于批转市经委市发改委《南京市工业十大产业链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