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针对美国媒体“中国专利发展的‘蛮力’战略”报道的分析和评论

发布时间:2019-08-28 04:48:15


坚持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

——针对美国媒体“中国专利发展的‘蛮力’战略”报道的分析和评论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付刚 杨平

,报道中称“中国正在推动国家专利发展战略,试图用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而且全力保护国产专利”、,这项计划最引入瞩目的是实用新型专利,这种专利容易申请,审核相对宽松,但保护期限只有10年,而且容易触发法律纠纷,这并不妨碍中国把这种专利当成武器,用来对付海外的竞争对手”、“中国正在实施可以称为“蛮力”的战略,确信数量达到一定水平,质量最终就会提高。”
 
  可以看到,上述报道中海外媒体对中国专利制度和专利战略的抨击主要体现为两点:第一点是认为中国利用“审核标准不同”的实用新型专利作为武器对付海外竞争对手,以全力保护国产专利。第二点是认为中国专利战略以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包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而非质量来推动技术创新,是一种“蛮力”战略。

  针对上述言论,我们应当冷静地分析海外媒体负面言论背后的深意,正确认识为何我国要坚持实行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专利制度,特别是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以及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专利战略。

  一、海外媒体负面言论背后的深意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专利申请量和质量的提高,海外企业和媒体出于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恐惧和担忧,将矛头指向中国的专利制度,尤其是实用新型专利制度。他们提出“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性低,难以无效”,要求提高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标准;。

  事实是,虽然我国的实用新型专利仅经过初步审查(其中包括明显实质性缺陷的审查),不经过检索即授予专利权,但在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后出具的专利权评价报告、无效宣告中对于该实用新型专利是否符合授权条件的判断,其标准与发明专利的区别主要在于实用新型的创造性低于发明的创造性,这种相对低的创造性标准是全球绝大多数实施实用新型或类似制度的国家/地区所普遍认可、接受和实行的。所谓的“审核宽松”和“审核标准不同”是对我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前初步审查制度的一种曲解。即便是某项发明创造被授予了实用新型专利,也并不代表其技术本身的创新性不高。海外媒体将我国实用新型制度“创造性标准比发明低”的特点等同于每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本身的创新性相对低,这种偷梁换柱的说法是不能接受的。

  海外企业和媒体对中国自主创新的恐惧和担忧还表现在利用其本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专利阻挠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出口。据统计,2010年,出口至美国的中国产品被申请“337”调查的高达19起,在这些调查中,中国出口企业即使获得胜利,也会因为高昂的诉讼费用和停滞的产品销售遭遇巨大的损失。最瞩目的例子便是2003年至2010年浙江通领科技技术有限公司在美国“337调查”及侵权诉讼中的五连胜,但也给该公司带来了高达1000多万美元的经济损失。我们可以看到,,也在其本土实施着同样利用其本国法规和专利遏制中国企业的行为。在这种现状下,我国企业包括出口企业更应当利用知识产权来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掌握企业在国内或国际竞争中的话语权。

  二、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的内因

  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2008年为22万多件,2009年为31万多件,2010年近41万件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的迅速增长表明了我国企业和个人知识产权意识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是我国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政府大力发展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所产生的必然现象。

  据《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活动与经济效益状况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42.9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当年申请专利的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9%,拥有有效专利的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三分之一没有申请专利 。同年,一项专利审查工作社会需求调研报告中表示,调研对象中,截至2009年10月,42%的中型企业拥有专利申请量在10件以下,共76%的中型企业拥有的专利申请量在50件以下;57%的小型企业拥有的专利申请量在10件以下,82%的小型企业拥有的专利申请量在50件以下。上述数据表明,虽然专利申请量增长迅速,专利申请总量可观,但相对于我国企业的整体规模来说,申请专利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而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80%的规模以下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则更少,不同地域之间的专利申请量也存在不均衡。国家知识产权局2010年发布的2011年至2020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中2015年的目标之一“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年申请量达到200万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的比率达到8%,专利权的拥有量大幅提高。”正是基于上述专利申请量分布的现状提出的。

  在引导企业进行专利申请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数量并不等于竞争力。提高专利质量、增强专利运用效果、合理布局企业的专利战略是在提高专利申请量的同时需要进一步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也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解决专利事业发展全局性、制度性和长远性问题的关键举措,其中包括:完善专利制度、提高专利创造力和水平、增强运用专利的效果、改善专利保护状况等。海外媒体仅针对中国专利发展战略中涉及专利申请量提高的措施提出消极言论,是对我国专利发展战略的断章取义,是片面的没有说服力的。

  三、坚持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实用新型专利制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杂志刊登的文章“中国的知识产权历程”中指出“1980年以前,知识产权的概念在中国还十分陌生,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知识财富的价值,30年后的今天,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成为世界五大专利局之一 。”在这份成就的获得中,实用新型专利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985年至2003年,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一直位于三种专利申请量之首,而其中99%的申请要归于国内申请。早年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非职务申请的比例要远高于职务申请,而近年来我们也欣喜的发现,职务申请的比例逐渐增长,于2009年超过非职务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