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企业从未申请专利 中国专利法规亟待完善

发布时间:2019-08-10 22:42:15


  6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报告专利法执法检查情况。统计显示,截至6月底,中国专利申请量已突破300万件。然而1998年至2003年,中国企业申请专利不足国内专利申请总量的三成,更有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

  路甬祥在报告中说,专利法对建立中国的专利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鼓励技术创新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有一些急需补充和修改的地方,建议将专利法的修改列入常委会明年的立法计划。

  据了解,在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专利法实施情况进行的检查中,、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都提出了一些具体修改意见。主要包括:完善专利授权制度,突出对发明专利的鼓励和保护;明确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界线,合理规范单位与发明人之间的权益分配;明确各种专利权属关系,充分调动企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及个人发明创造和获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更加有利于保护专利权人合法权益的侵权赔偿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司法体制,建立及时有效、统一公正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司法保护制度等。

  共识:运用专利提升竞争力

  [数据] 深圳市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由企业申请;华为公司每年申请专利突破1000件,其中85%为发明专利;累计申请国内专利5300多件,其中授权1000多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累计申请专利400多件。

  2005年,上海市企业申请专利占全市申请量近七成,企业专利实施率逾七成以上。

  [解读] 面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运用专利制度,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不少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建立了专利管理机构,实施了企业专利战略。不少企业依靠自主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一些发明创造为提升中国的技术水平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

  问题:缺乏自主核心技术

  [数据] 目前,,平均每家累计申请专利226件,不及国外一些大企业年均申请量的1/5;上海32万多家企业,申请过专利的不足3.5%,累计申请专利在10件以上的仅占其中的10%;北京中关村园区1.4万多家企业中,申请专利的仅占12%。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产手机、计算机、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了国外专利持有者;加入WTO以来,从DVD、彩电、摩托车,到数码相机、MP3芯片、汽车和电信设备,中国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

  [建议] 为解决众多产业缺乏自主的核心技术这一严重制约中国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瓶颈”,既要发挥现有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的作用,同时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特别是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形成激励各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出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数据] 当前,虽然不少企业、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有的已达到5%—7%,个别已达到10%,但从总体上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销售额的0.56%,大中型工业企业也只占0.71%。在中国2万多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只占25%。

  [建议] 要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激发和培育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形成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和科技政策;要处理好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创新上;要加强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知识产权指导和服务等。

  链接

  中国专利法是1984年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1992年和2000年先后由七届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修改。目前,中国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地方专利保护条例。

刘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