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中国专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发布时间:2020-05-05 05:33:15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十一五”信息化规划为目标,扎实推进专利信息化建设,顺利完成了规划的各项任务。
“十一五” 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了三大业务系统建设,专利审查进入无纸化“E时代”,建成中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十大重点产业振兴服务。与“十五”相比,“十一五”中国专利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取得显著成效。
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启动
“十一五”期间,专利信息化发展健康快速,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的同时,开始着眼规划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工作。
建设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专利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不仅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支持和保障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知识产权局按照高标准规划、分步骤实施的原则,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于2009年11月研究制定了《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规划建设包括国家专利数据中心、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和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在内的三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各级地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建设全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作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抓紧抓好。
按照《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全面启动三级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框架的建设和完善工作——2010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北京召开“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研讨会”,邀请局内相关部门和地方知识产权局共同研究讨论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同年4月,制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设立办法》,并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申报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通知》,要求各申报单位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申报材料;2010年10月1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方案评审会”在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中心评审专家组”对申报单位进行评审,产生5个入选单位,并在其中设立1个作为试点单位;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不断致力于完善国家专利数据中心的建设并全面铺开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完成了全国47个地方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提供世界主要国家的专利数据库、专利信息检索分析工具以及硬件设备,为地方知识产权局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奠定基础。如已开通的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收集了近80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的5000余万条专利文献数据(占全球所有专利文献的90%以上),整合了专利分析、评估、预警、转化和管理等服务功能,能满足不同用户对专利信息应用的需求。目前,全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十二五”的良好开局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主动开展了与中国科学院、,为“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网”和“高校专利信息服务平台系统”提供了专利数据和专利信息应用工具,促进专利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和利用。
专利电子审批、检索系统建成上线
“十一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力完成了中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智能检索系统三大业务系统建设。
中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E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十一五”规划建设重点项目。E系统包括1个主平台和19个子系统,包含1.1万个功能模块,3600个界面,涉及配套项目15个,用户涵盖专利申请人、专利代理机构、全国26个知识产权代办处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部工作人员。项目于2007年8月正式启动,2009年底前完成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全国26个代办处网络连通、数据准备、适应新专利法软件修改、用户培训、配套项目联调测试等系统上线准备工作。项目按照“三次测试、两次演练、一次切换、一段并行”的规划,经过周密部署和认真准备,2010年1月25日,E系统受理子系统正式受理专利申请,2月10日,E系统整体切换上线,新电子申请系统及各配套项目同步上线运行。至2010年12月,E系统上线运行逾十个月,项目原始需求和软件功能全部实现,系统运行稳定。同时,E系统电子申请使用推广、电子申请客户端管理系统(EAC系统)推广、电子申请应急系统建设等工作稳步开展,其中电子申请率已由上线初期约7%上升至11月第四周的超过50%。E系统的正式上线,实现了我国专利申请从提出到专利权失效全部法律程序、全流程、全方位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专利审查员从此告别了使用25年之久的纸件审批程序,进入无纸化“E时代”,标志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信息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专利申请人也可以使用全新升级的专利电子申请系统更加便捷地提交专利申请。
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S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另一重大项目,分为局内和公众两个部分。局内部分于2010年2月10日配合E系统上线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整合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各类专利信息资源,数据丰富,覆盖97个知识产权机构的9700多万件专利数据。系统功能强大,集成多个现有专利、非专利检索及其它相关应用系统,为用户提供专利审查一站式检索功能。还支持复杂逻辑算符的组合检索和多语种的专利摘要和全文信息检索,可以根据待审案卷信息主动推送本申请人相关申请、本领域重要申请人信息、本申请在各数据库中收录信息、同族信息、分案信息、语义检索推荐信息、本案卷PCT国际申请信息等八大类辅助信息,并提供在线翻译、查询法律状态、同族信息、引文信息、同义词、同根词扩展等十余种检索辅助工具,具有智能化特征。检索报告直接返回E系统,实现了审查检索业务一体化。公众部分于2010年下半年全面完成开发集成工作,预计将于2011年正式上线开通。该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自主建设的一套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公众专利应用需求,智能化与专业化特征相结合的专利检索与专利分析系统。S系统公众部分与局内部分实现一套数据、两种应用,专利检索提供常规检索、表格检索和命令行检索等检索方式,专利分析提供快速分析、定制分析和高级分析等不同层次的分析方式,面向不同用户提供多层级服务,实现了针对专利数据的跨语言检索,并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的专业检索经验为专利数据的不同字段提供扩展检索手段,为系统用户提供数据全面、功能完善的应用服务系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基础专利信息服务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一五”期间,为提高外观设计检索能力,改善基于著录项目的检索方式,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建设完成了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智能检索系统(“D系统”)项目。D系统是通过图形比对的方式,实现外观设计的智能检索。系统囊括中、美、日、韩和WIPO的外观专利图形数据,具备检索中外外观设计专利文献的能力。
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成运行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也暴露出我国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较弱等共性问题。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大举措,2009年初,、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业等十大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而中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正是根据十大重点产业特点“量身定制”,全面涵盖了十大重点产业所涉及的专利文献。
、各有关行业协会联合共建。2010年2月25日,中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并正式开通运行,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功能最完备、数据最全面的公益性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从数据上看,中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收录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瑞士、韩国、澳大利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专利局、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等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信息,还收录了“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等新型经济体的专利数据,数据总量达到3337万余条。从功能上看,中国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集产业分类导航、检索、分析、机器翻译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分类导航检索、表格检索、表达方式检索等多种检索模式,实现中外专利混合检索,还提供趋势分析、区域分析、技术分类分析等8种分析模式,并能将检索出的英文专利信息自动翻译为中文。
回眸“十一五”辉煌,展望“十二五”蓝图。“十二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扩展专利信息化建设范围,优化整合信息资源及应用,稳步推进信息化国际合作,大力完善信息化保障体系,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最新资讯
-
08-12 0
-
02-25 1
-
08-03 2
-
08-10 0
-
08-07 0
-
08-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