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工商系统打假冒保品牌执法工作综述
发布时间:2019-08-02 14:02:15
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商标权保护工作,帮助青海企业增强运用商标权的能力,提升青海品牌、青海制造的竞争力,对加快实现青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四个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以来,青海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突出保护省内知名品牌这一重点,针对不同季节的消费特点,相继组织开展了四次以"打假冒、保品牌"为主题的执法月和百日执法专项行动。各州(地、、重点领域和重点商品,查假冒、挖窝点、打惯犯,仅前10个月就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634件,捣毁制假、售假、藏假窝点85处,案值350万元,罚没款104万元。
上述成绩的取得,倾注了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2010年,青海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把保护省内知名品牌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青海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层层健全机构,形成了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处室全力抓、相关处室配合抓的工作模式。针对市场假冒行为日益诡秘的实际,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均成立了"保品牌专案组",采取不打招呼、不按正常作息时间工作的方式,直接赴各地进行明察暗访、督导检查,采取蹲、跟、守等多种方式,及时捣毁了一批制假、售假和藏假窝点,从源头上遏制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同时,结合日常市场巡查,对重点地区、重点门店进行详细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不给制假分子可乘之机。如:2010年2月8日深夜,,在韵家口化肥厂家属院一举捣毁一处制造假"互助"酒的窝点,现场查获一批假冒"天佑德"、"八大作坊"青稞酒、原料酒以及包装物。青海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因地制宜,实行公开打假与"隐蔽"寻找线索结合,拓宽案源渠道,从以往通过消费者投诉、市场巡查发现案源,扩大到了动员派出所、居委会、亲朋好友等各方面力量以及安排"线人"、发展"耳目"等方法广辟案源,使制假造假分子无处藏身。
年末岁尾,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制假造假活动也进入猖獗时期。针对实情,2010年11月份以来,青海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向纵深推进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治理行动。专项行动中,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组成66个端挖制假售假窝点专案组,采取州(地、、工商执法与企业打假配合的方式,提高查办案件的质量和效率。如:,对烟酒经营店铺及专卖店进行全面检查,经过白天踩点、晚上交替跟踪、蹲点守候,于11月17日在黄河路捣毁一售假窝点,现场查获一批涉嫌侵犯"茅台、五粮液、互助、中华"等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及香烟,涉案金额2.5万元。针对市场上仿冒知名品牌手机坑害消费者的现象,海东地区及海西、海南、,共查获涉嫌仿冒知名品牌的手机1270多部,案值60余万元。,于11月23日-24日在共和县恰卜恰镇查获仿冒"昆仑"不同型号、容量的润滑油278桶,案值5.2万元。据统计,到年底,全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11330人(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商场、超市8476(次),检查批发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60个。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76件,捣毁制假、藏假、售假窝点38处,案值256.7万元,有效净化了节日市场。
尽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力度在不断加大、打假方式方法在不断增多,但是制假造假分子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实践看,目前青海品牌企业在省内市场遭遇侵权最为严重的依然是制假成本低、非法获利高的青稞酒等快速消费品品牌,主要表现是回收包装隐蔽灌装销售;制假原材料分散隐蔽存放,大多以销定产;外来人员经营的名烟名酒店是售假主渠道;假冒产品从以往的店内存放转移到出租房及店外停放的小轿车后备箱;被侵权的省内知名品牌由原来"互助"中国驰名商标为主,发展到现在"三江源"、"可可西里"、"晶珠"、"金诃"等多个品牌。在省外市场,青海知名品牌被侵权表现在:商标被假冒,主要集中在藏医药行业,"晶珠"、"金诃"、"格拉丹东"等6家藏药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侵权;包装被仿冒,主要集中在保健品、乳品、白酒等行业,如"互助"、"天佑德"青稞酒、"三江源"冬虫夏草等。商标侵权、包装仿冒现象的出现,严重冲击了青海品牌产品在省内外市场的发展。
根据不断变化的制假、造假、售假形势,当前,青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打假冒、反侵权、保品牌"工作不松懈,保持高压态势,把保护驰名著名商标,发现侵犯驰名、著名商标专用权案件及时予以查处,彻底铲除侵犯商标专用权的制假、藏假和售假窝点,努力营造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省内驰(著)名商标、确保企业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卢海)
最新资讯
-
08-13 0
-
08-25 1
-
08-25 1
-
08-18 0
-
05-07 2
-
03-2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