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助力中国“智造”

发布时间:2019-08-19 15:19:15


  专机和公务机贵宾进出港仅需10分钟,包机进出港也只需37分钟。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首都机场创造的历史纪录。因为部署了国内首个融合集群通信调度系统,首都机场的客运、货运效率大幅提高。

  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容量锰酸锂电池,作为北京奥运会电动公交车的独家供应产品,在奥运会期间成功实现了“零事故”安全运行。

  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台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2009年3月20日整体安装成功。这打破了国外对海上风机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中国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水平进入全球先进行列。

  在中国这个全球制造业大国,正悄然发生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变。

  成功转型需要自主创新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过度依靠金融投机,过度依靠超前消费,。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新思路,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专家分析,金融危机可能会改变发达国家实体经济相对弱化的格局。

  这场危机同时也加速了中国这个外向型全球制造业大国的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今年3月份的《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工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他指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品牌,总体上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中低端”、“中国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动力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要把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切肤之痛转化为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动力,抢抓发展机遇,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资源、环境方面压力越来越大,而一些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大部分利润外商拿走,国内厂商只能获得微薄的加工费。中国经济“由大变强”,重要因素是掌握核心技术,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自主创新成为必然选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