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创造”决定未来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0-03-12 09:10:15
“十二五”期间,滨州如何能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如何使“主战场”的势气显现,“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将是引领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词。
自主创新让“隐形的翅膀”更有力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时期,滨州市将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着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
滨州市将以重点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重大创新产品为突破口,加快研究与开发。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调整振兴项目。推进重点新产品研发,培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加快企业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重点突破70项重大关键技术,累计申请专利数量过万件,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行列。
此外,滨州市还将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及各种科技计划向联盟单位倾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大中型企业达到3%,一般企业达到1%。到2015家,建设5个高技术产业基地,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家。
创新体系和平台建设提升综合科技实力
“十二五”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如何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如何让科技支撑更加给力?市科技部门给出的答案是,通过政府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搭建创新平台,从而提升综合科技实力,最终将滨州市建设成为创新型城市。
滨州市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吸引国家和省科研院所在滨州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高校和科技单位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质检中心。
建立和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重点加强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办好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现代技术研究院、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和省农科院滨州分院等科研院所,成立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到2015年,组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省级以上质检中心4个。
人才强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智力支撑
无论是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还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培育,最为关键的还是人。滨州用什么样的政策吸引高新企业到这里来扎根、吸引高层次人才到这里来创业,是摆在科技创新工作面前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滨州的科技创新才能把内在的资源和外来的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并融入到滨州经济的血液中,让它发酵成长。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徐玉民说,当前,制约滨州发展的最主要的是人才,特别缺乏高层次创业人才和民间的初始型创业人才。因此,“十二五”期间,滨州市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按照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根据规划,滨州市将培养引进高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到2015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00名左右,培育20个左右科技创新团队。围绕高技术产业、船舶制造、高效生态农业、盐碱地改良、海洋开发、循环经济、纺织服装等重点领域,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研发项目,培育凝聚紧缺人才。加强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急需紧缺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
此外,依托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效和培训机构,发挥企业经理人协会的作用,加强中青年企业家和复合型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加强职业经理人认证管理,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完善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和期权股权激励制度。实施创业人才梯次培养计划,培育企业家后备人才队伍,待遇。(记者李伟伟,通讯员李元新、陈冰)
最新资讯
-
08-02 1
-
01-25 0
-
08-18 1
-
08-22 1
-
08-25 1
-
08-2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