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遗”保护传承已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9-08-03 16:23:15


  6月11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广西各地掀起文化遗产保护宣传高潮。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获悉,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成为广西保护文化遗产的新模式。

  “非遗”传承基地开馆授徒

  截至2011年,广西共有28个“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名录;自治区政府共公布了3批193项自治区级名录和22个扩展名录,共有240名民间大师成为国家或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加上市、县级的“非遗”项目,共计有名录5627项。

  与某些不愿外传的“家传绝学”不同,“非遗”传承人必须担当起广收徒、勤授业的义务,把濒危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推广。广西已经建立了桂剧等14个“非遗”传习基地(研究中心),采用真人授课,图片、实物、音像展示等方式,把“非遗”项目变成让群众和学习者“看得见、摸得着”的直观活态文化。目前,还有桂林文场等多个传承基地在建设中。

  “广西还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进入保护名录,有待进一步挖掘。”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覃溥说,现在“非遗”的传承有两个渠道,一是培养更多传承人,二是开展记忆工程,用影音资料等把“非遗”技艺忠实地记录下来,即使断代了,后人也能通过这些资料重拾这些绝技。

  据悉,广西正在编纂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丛书,年底第一批丛书将能和读者见面。

  乡间“草根”文化受重视

  经过多年努力,,这些地区的民俗节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和经济活动内容。

  根据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0+1”的经验,我区提出了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思路:即在保护区内建立若干个文化生态示范村和民族文化传习馆,开展传习活动;打造以旅游、手工艺生产、民族风情表演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链,使群众在经济获利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做法在龙胜已显出效果。龙胜的梯田、民俗等文化遗产带热了旅游,当地的民族文化也因此逐渐回归。更多的当地人穿回了祖祖辈辈的民族服饰,各种传统技能被重新青睐、传习。这些都是经济收益带来的效果。

  据了解,广西目前已启动“河池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百色壮族文化生态保护”建设,对两地的民族文化生态进行动态的整体保护。

  力保地方小吃原汁原味

  列入各级“非遗”名录的,除了大量的民俗节庆、歌舞及手工艺外,广西地方小吃尤为引人注目。

  以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为例,老友粉赫然位列南宁“小吃榜”榜首,同列的还有宾阳酸粉、扬美豆豉、横县鱼生、横县大粽、壮族五色糯米饭等。柳州的有螺蛳粉、三江侗族百家宴。桂林米粉制作技艺也当仁不让,同时还有桂林豆腐乳、恭城油茶、平乐水上油茶、全州醋血鸭等。其余各市则有梧州龟苓膏、东兴的京族鱼露等一干美食入列。

  这些美食虽然驰名广西,且店铺林立,但其正宗技艺正在面临着各种危机。如横县鱼生,一是食鱼生的文化氛围日益缩减,传统手工技艺逐步被现代工艺取代;二是其传承方式一直靠师傅口传心授,无确凿的传承标准和稳定传人,在技艺上极易造成误传、失真。

  全州醋血鸭也面临同样难题,虽然会做的人不少,但达到较高境界的制作师屈指可数。因其选鸭、出锅停火浆血的火候掌握非常严格,稍有出入味道就大打折扣。而如今一些餐馆使用饲料鸭而不是传统的小麻鸭,使得传统醋血鸭口味渐渐失去原有特色。加上许多厨师技艺“半桶水”,也在争做这道菜,严重影响着醋血鸭的质量和声誉。

  据了解,列入“非遗”名录的地方小吃,各地一般会采取摄录正宗制法、组织烹饪大赛、鼓励正统传承人开班授徒等方式,把技艺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