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非遗传承现状录
发布时间:2019-08-14 09:55:15
,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该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和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目前,宜宾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4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21项(含国家级的4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36项(含省级的21项)。宜宾文化系统、相关保护项目传承人、社会各界,正在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些祖先留下的珍宝。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并非为人人所知,也还没有培养起足够良好的保护传承环境。宜宾面塑、宜宾燃面、叙府糟蛋……这些曾经辉煌在宜宾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或面临消亡的危险,或面临保持传统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我们祖先留下的瑰宝、这些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努力的事情。
宜宾面塑:市场对传承的约束
宜宾面塑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形成于清代晚期。民国初期,宜宾面塑艺人李绍武传授与儿子李烈光。自形成以来,宜宾面塑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特色,其用材考究,造型独特,既具有黄河流域古朴、豪放、深厚的造型风格,又融入了长江流域细致、精巧、艳丽的描写手法;既能实心塑造,也能空心塑造,且造型可大可小,多为立体造型,不霉、不脆、不变形、不干裂,可长期保存。其中不少优点,是别的面塑所不具备的。同时,宜宾面塑作为一种特殊的雕塑艺术,保存了宜宾乃至四川各时代与阶段民间艺人的文化观念、哲学观念及对美学的认识等人文信息。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宜宾本土文化的对外交流的积极作用,是宜宾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宜宾面塑有其特有的价值,值得我们保护和传承。
然而当今,像宜宾面塑这样的艺术产品缺乏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面塑的传承停留在“口传心授”这样的传统模式上。因此,学习面塑需要抛却功名利禄之心,需要潜心钻研的高度敬业精神。近些年,虽然有年青人接触过这门艺术,但因缺乏市场和自身经济原因,大多数已改行。目前,年近八旬的李烈光仍然是宜宾面塑的“顶梁柱”。
赖维君是难得的静得下来的年青人。他是李烈光的学生。现任翠屏区文化馆副馆长的赖维君大学所学专业就是美术。2005年,区文化局帮助李烈光挑选传承人,李烈光提出了3个要求:品德好,美术本科,有固定收入。参加工作不久的赖维君刚好符合这3个要求,于是他就成为李烈光的弟子。赖维君记得,自己在刚开始学宜宾面塑时,每天下班就从老城区办公室骑自行车到江北李烈光老师家学习,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因为做人踏实又肯钻好学,赖维君得到李烈光的赏识,师母也拿他当儿子看待。“老师捏的人就是不一样,特别传神,这一点,需要各人去领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促成的。”赖维君感叹。
如今,赖维君已从师几年,不但没有对“赚不到钱”的面塑感到厌倦,而且兴趣越来越浓,常常是一坐下来捏,就忘记了时间。和师傅一样,赖维君出门就找面塑,各种面塑展览,包括与面塑相关的雕塑,都是他的最爱。与师傅不同,赖维君可以借助专业书籍和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艺。
其实,从李烈光选徒弟的3个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面塑艺术的态度:做面塑首先要做人(品德好),专业方面要求高(美术本科),同时也可看出面塑艺术的市场尴尬(传承人自身得有固定收入)。
因为市场的约束,宜宾面塑的传承走着一条艰难的路。
宜宾燃面:繁荣中如何保持正统
宜宾城处处可闻到燃面的香味,随便一条街,几乎都可在附近找到燃面馆。不仅燃面馆多,连普通居民也大多会做燃面。如此兴盛,宜宾燃面的传承看起来似乎不成问题。然而,要想吃到一碗地道、传统的宜宾燃面却是一件难事。
如此一说,也许很多人要跌眼镜了:原来我们平常吃的、满口留香的燃面不是正宗的?不能说完全不正宗,但我们还是需要查查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相关资料,听听其传承人的介绍。
据资料记载,宜宾燃面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由李家人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据说第一代传人李某某(名字不详)的家族很早就开始经营燃面,当初是传男不传女。解放后打破旧时风俗,才改变了传男不传女的现状。李某某收蒋俊文为徒。后来,蒋俊文收曹祉清、阳本筠为徒,曹祉清收赵素为徒,赵素又收王翠香为徒。就这样,由师傅带徒弟,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据称,燃面因干燥多油,挑起来可如绳子一般点燃而得名。“所以说燃面的选料、用料和制作都很关键,不像想像的那样简单。”燃面第三代传人曹祉清说,首先要选上等的原料,如小麦、花生、油菜籽、水等;其次面条得是纯手工制作,面条要精细均匀、柔软、成形不断;再有,燃面的佐料很考究,并随时代发展而发展,但有的发展得好,有的发展得就不算好,在市场竞争下,有的商家甚至掺假,严重破坏了宜宾燃面的品牌形象。
令曹祉清担忧的,还有传承的问题。曹祉清本人是烹调高级技师,对于燃面,他钻研了多年。他的手艺,让燃面得到很多称赞。而当前,愿意学习、钻研燃面技艺的优秀青年在减少,而宜宾燃面传统技艺工序复杂且要求独特,学习、掌握难度大,虽然有赵素、王翠香这样的年青人在继承,但后继仍然显得单薄,仍然有断代的危险。
欣喜的是,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按照规划,2010年,已完成对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的收集、整理、研究;2011年,正从环境和主、辅用料质量上进行保护,并将开展相关活动进行深层次保护;在接下来的3年中,还将通过保护,提升宜宾燃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并全方位展示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及其背后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叙府糟蛋:传承但绝不作假
15日,记者联系去鸿泰食品公司的叙府糟蛋生产场地采访,得知现在那里并没有进行生产。“生产场面是看不到了,就连几名传承人暂时也不在宜宾,他们都退休了。”公司副总郭亚民告诉记者。
翻开资料,记者得知,叙府糟蛋是宜宾传统名特产之一。其生产始于清代同治年间(1862年),距今有140多年的历史,由当时叙府(宜宾古称)一位中医张竹君创制,由于是用醪糟糟渍而成,故取名为“糟蛋”。到1875年(光绪年间)就有商家“陈裕丰”、“晋品恒”等作坊进行批量生产,并列入“商府菜系”作为贡品送至皇宫。民国初年叙府糟蛋的制作工艺、风味、特色都已成熟,生产已具规模。1915年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奖章和奖状。叙府糟蛋选料天然,无任何化学合成添加剂,色泽红亮味道鲜美而微甜,入口有酒香,蛋质细腻,具有开胃健脾、补钙之功效。由于它独特的加工使用方法,避免了营养的大量损失,全蛋生物学价值达94%,含多种氨基酸,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
如此辉煌的成绩,如今怎么就变得不景气了?业内人士给出了答案:糟蛋的生产条件和生产技艺要求极高,包括气候在内的条件,稍有不对,就不能生产出正宗的糟蛋来;糟蛋的口味较独特,入口有酒香,有人会很喜欢,有人就未必适应,因为如此,糟蛋的消费市场有限;“叙府陈年糟蛋”的吃法很特别,先把糟蛋置于碟中,加适量白糖,再滴白酒少许,用筷略微搅动,待蛋、糖、酒融为一体后,才可徐徐拈食下酒,别有风味。宜宾糟蛋生产条件的苛刻、生产技艺的高要求、口感的和食用方法的独特以及对消费群体的选择性,这既是宜宾糟蛋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宜宾糟蛋的传统生产和经营模式常常受到挑战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起,糟蛋的销量逐年减少,生产就断断续续的了。”郭亚民感叹。如何走出困境,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翠屏区通过深入挖掘,积极开展并成功地将宜宾糟蛋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2010年,因气候原因无法生产糟蛋,因此也无法制作全面真实反映糟蛋制作技艺全过程的影像资料,为了保证这项非遗保护项目的真实性,,也绝不以以偏概全的影像资料作为替代品去申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我们必须保证这个”真实性“,否则非遗保护和传承就失去了意义。”翠屏区文化局副局长邓胜英说。
政策解读:鼓励公民参与保护
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遗法》对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具体规定。如: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将予以表彰、奖励。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需要政府的主导,又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进行扶持和帮助。“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将长期坚持,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常态。(记者 冯憬)
最新资讯
-
06-16 1
-
07-31 0
-
08-12 1
-
08-17 2
-
08-18 1
-
08-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