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制造”升级“合肥创造”
发布时间:2019-08-10 20:46:15
5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在合肥作了一场题为《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演讲,其间,他反复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在合肥,创新正在掀起一股股浪潮,“合肥制造”正升级为“合肥创造”,引领合肥工业驶入一条以创新带发展的快速通道。
变革以创新为突破口
“技术创新”早已成为合肥人的共识,合肥这个曾经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中部城市,经济结构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就是以创新作为突破口。
提起洗衣机,不少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三洋的名字,其对于创新的追求总是给消费者带来不断惊喜。落户于合肥的三洋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能力的宽变频电机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洗衣机行业的“技术领航者”,它相继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
而另一家电巨头美菱,则更是书写了“创新的奇迹”。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默洛尼公司连续引进了9条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美菱成为唯一活下来的一个,经过不断地创新,美菱最终完成了华丽转身。
建立技术中心搭建创新平台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的创新需要依靠一定的团队。2009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研发机构,各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01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达24.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3%。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1家。
2008年合肥修订了《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规定研发经费投入必须占销售收入的4%及以上,研发设备净值每年不低于200万元。于同一年,合肥又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技创新合作等七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从2010年开始,合肥将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即在未来三年内,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超过1000个,改造企业超过1000户,力争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国内领先行列。
校企联手 打造持续创新能力
宋立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新的增长中心。如何形成不断的创新能力?合肥给出了漂亮答案。
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合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经信委面向企业、投资机构、科技中介、高校院所等服务对象,提供找文献、找专家、找企业、找项目、找仪器、找资金、找政策、解难题等高效便捷的通道;与中科大等高校建立起“校地合作与知识产权联合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上市公司产业化平台”的技术转移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链条;通过“一企一项”示范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工作。
2009年,合肥优选46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54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建立起市、县区和开发区及企业“三位一体”的项目推进机制。(王倩)
变革以创新为突破口
“技术创新”早已成为合肥人的共识,合肥这个曾经以传统工业为主的中部城市,经济结构正悄然发生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这场变革就是以创新作为突破口。
提起洗衣机,不少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三洋的名字,其对于创新的追求总是给消费者带来不断惊喜。落户于合肥的三洋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能力的宽变频电机生产企业,被誉为中国洗衣机行业的“技术领航者”,它相继创造了国内多项第一。
而另一家电巨头美菱,则更是书写了“创新的奇迹”。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从意大利默洛尼公司连续引进了9条阿里斯顿冰箱生产线,美菱成为唯一活下来的一个,经过不断地创新,美菱最终完成了华丽转身。
建立技术中心搭建创新平台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的创新需要依靠一定的团队。2009年,合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研发机构,各级企业技术中心达101家,各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经费达24.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3%。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1家。
2008年合肥修订了《合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规定研发经费投入必须占销售收入的4%及以上,研发设备净值每年不低于200万元。于同一年,合肥又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技创新合作等七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从2010年开始,合肥将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即在未来三年内,实施技术改造项目超过1000个,改造企业超过1000户,力争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国内领先行列。
校企联手 打造持续创新能力
宋立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形成新的增长中心。如何形成不断的创新能力?合肥给出了漂亮答案。
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合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经信委面向企业、投资机构、科技中介、高校院所等服务对象,提供找文献、找专家、找企业、找项目、找仪器、找资金、找政策、解难题等高效便捷的通道;与中科大等高校建立起“校地合作与知识产权联合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上市公司产业化平台”的技术转移体系,不断完善技术转移链条;通过“一企一项”示范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创新产业化工作。
2009年,合肥优选46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54项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建立起市、县区和开发区及企业“三位一体”的项目推进机制。(王倩)
最新资讯
-
08-28 1
-
08-17 0
-
12-24 1
-
08-28 1
-
08-29 0
-
04-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