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为南水北调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发布时间:2020-12-05 13:34:15


中线河南安阳段渠道施工

  在郑州花园口西的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工程建设者们要打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清澈的汉江水将由此穿越黄河北上,形成长江南来之水与东西向的黄河水流的十字立交,江水与河水擦肩而过……当你的脑海里出现这一人文与自然交融的奇观时,一定难以想象这一空间的穿越穿越了多少工程技术的层层障碍。

  近日,随着庞大的“穿越号”盾构机到达黄河南岸工作竖井,国内最宏大的穿越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首条隧洞顺利贯通。与此同时,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捷报频传,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达到预期目标,东线一期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济平干渠工程已完工并发挥作用,长江清水欢快地流向北方……

  作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提速。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在国内外均无先例,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或者没有工程实例的技术难题。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们砥砺拼搏、自主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并将其转化为专利技术。

  横穿四大流域带 诸多关键技术获得突破

  南水北调工程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带,渠线长,包含项目多(由150多个设计单元工程、2700多个单位工程组成),涉及面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型系统水利工程,有一系列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南水北调工程面临的技术问题难度世上罕见。譬如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结合、复杂地质条件下穿黄隧道工程关键技术、超大口径PCCP管道结构安全与质量控制、膨胀土地段渠道破坏机理及处理技术、中线工程输水能力与冰害防治技术等等,还涉及诸多国家和行业原有技术标准的空白领域需要填补。

  这些年,随着以上技术难题一道道破解,南水北调工程创造了一系列新的工程科技纪录,在全国水利工程建设乃至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据统计,截至到2009年9月,南水北调工程共申请77件专利,其中获得授权34件,许多专利成果已经应用到工程设计与施工当中,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起到了保障作用。同时,南水北调工程还获得国家多项科技奖励,“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成型技术与设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低扬程水泵选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要把水从南调到北,大型渠道设计和施工成了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头戏。南水北调工程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三维可视环境下全线土方的优化调配,实现了长距离“挖土量”―“填土量”之间的平衡,避免“借土”、“弃土”现象的出现,达到土石方工程总量趋于最小、占地面积趋于最省的目标,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