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高新区科技创新彰显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19-08-03 23:16:15
去年以来,山东济宁高新区围绕建设“科技新城”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的发展目标,不断完善自主创新体系,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高新技术含量,催生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推进了创新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达52.1%。
近几年,高新区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多方面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针对性地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扶持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了辰欣药业、立科药业、英特力光通信、通佳机械、正和电子、泰丰液压、无界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其中如意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效嵌入式短流程嵌入式毛纺技术”成为建国以来纺织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辰欣药业国家一类抗乙肝新药阿德福韦酯及片剂研制项目获得2009年度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如意毛纺、通佳机械两企业负责人包揽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辰欣药业自主研制国家一类抗乙肝新药自去年年初投产以来,已先后为企业累计创近5000万元,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成为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新产品开发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在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区坚持每年拿出700万元建设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极大激发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积极性,2009年成功撬动13550万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目前山推、如意、辰欣、重汽、菱花、英特力、鲁抗等七大公共行业实验室基本建成,实现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2009年,七大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127项,申报各类科技计划92项,争取上级资金5200万元。同时高新区还切实解决制约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支由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科技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目前已募集资金1.7亿元,3年内资金规模将拓展到20亿元。
国家级创业中心的“孵化”功能全面升级。2009年,高新区创业中心启动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生物医药孵化器、软件、服务外包孵化器、光电孵化器,先后招录5名博士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吸引了济宁中医药研究所等10多家企业入驻生物医药孵化器。其中新进驻的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以专有技术租赁新疆上市公司天富热电所属的天富生化进行生产,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4000万元,上演了孵化企业“蛇吞象”。在服务外包孵化器领域,引进培育了正融、国强、科威、远望等一批软件,同北美、日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成功获批山东省服务外包基地。
今年,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意创业大厦、七大行业公共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改变以往企业和高校“单兵作战”的合作模式,实现由“零散式”合作向战略联盟式合作转变,由单项技术合作研发向行业共性技术乃至全国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转变。(李辉)
近几年,高新区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多方面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有针对性地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扶持了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了辰欣药业、立科药业、英特力光通信、通佳机械、正和电子、泰丰液压、无界科技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成果,其中如意科技自主研发的“高效嵌入式短流程嵌入式毛纺技术”成为建国以来纺织行业唯一的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辰欣药业国家一类抗乙肝新药阿德福韦酯及片剂研制项目获得2009年度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如意毛纺、通佳机械两企业负责人包揽全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辰欣药业自主研制国家一类抗乙肝新药自去年年初投产以来,已先后为企业累计创近5000万元,并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成为企业加强科技投入、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新产品开发和对外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载体,在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新区坚持每年拿出700万元建设行业公共技术平台,极大激发了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积极性,2009年成功撬动13550万元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目前山推、如意、辰欣、重汽、菱花、英特力、鲁抗等七大公共行业实验室基本建成,实现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2009年,七大实验室累计申请专利127项,申报各类科技计划92项,争取上级资金5200万元。同时高新区还切实解决制约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支由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科技型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目前已募集资金1.7亿元,3年内资金规模将拓展到20亿元。
国家级创业中心的“孵化”功能全面升级。2009年,高新区创业中心启动建设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生物医药孵化器、软件、服务外包孵化器、光电孵化器,先后招录5名博士进站开展科研活动,吸引了济宁中医药研究所等10多家企业入驻生物医药孵化器。其中新进驻的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以专有技术租赁新疆上市公司天富热电所属的天富生化进行生产,每年将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4000万元,上演了孵化企业“蛇吞象”。在服务外包孵化器领域,引进培育了正融、国强、科威、远望等一批软件,同北美、日本、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成功获批山东省服务外包基地。
今年,高新区将加快建设产学研基地(大学科技园)、创新创意创业大厦、七大行业公共技术中心“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改变以往企业和高校“单兵作战”的合作模式,实现由“零散式”合作向战略联盟式合作转变,由单项技术合作研发向行业共性技术乃至全国技术标准研究制定转变。(李辉)
最新资讯
-
10-19 0
-
05-18 0
-
02-09 0
-
04-23 0
-
08-03 2
-
08-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