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傍“科技大款”壮大自己

发布时间:2019-08-30 22:17:15


  自主创新在广东惠州是个热名词,尤其是在经过金融危机洗礼之后。走在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广东地区,过去傍的是“资金大款”,大规模地引进了重点资金项目和企业,造就了今日的经济发达。如今,在新的发展起点和形势下,惠州有了新的创新思路,傍“科技大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进一步壮大自己。

  广东历经30年改革开放,靠外向带动经济,由农业大省转为加工贸易经济大省。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曾经先行不等于永远先行,要实现领先,就必须加快创新步伐。

  要创新,除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还要有人才保障和开放的环境与思路。记者所在的惠州市虽为二线城市,但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71万人,年增长率15%。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6.5万人,博士人才达到191人,博士人才数量比2006年翻了一番。

  当地政府高层认为,引进一位高科技人才就能带来一个甚至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项目;培养一位领军型人才,就能带出一支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队伍。所以,当地特别重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3月9日晚,该市还专门邀请了100多名“科教之星”、“创业之星”、博士及海归人才代表参加新春联谊会,并鼓励人才以更高标准进行创新,促进“惠州制造”向“惠州创造”转型。

  惠州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分析,人才之所以留在惠州发展,除了看好当地的发展潜力,更多的是当地政府像园艺师一样,创建了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据悉,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惠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显现出了逆势上扬的强大生命力。为了更好地引进“科技大款”,惠州将区域内的仲恺和大亚湾两大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双提升”的主战场,突出抓好创新型高端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到2012年全市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1890亿元以上。

,在支持和推动区内企业产学合作的同时还注重创新环境和创新平台的建设。2007年来,仲恺管委会先后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等开展了多层次和多领域的产学研全面合作。

  同时,该区内的TCL、德赛、亿纬锂能、蓝微电子等20多家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角,都与合肥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基于闪联标准的数字家电新型人机交互平台项目等40多个项目展开了全面合作,促进了这些领域的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为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惠州通过傍“科技大款”,引进高端人才、技术和项目,率先走出了金融危机阴影,并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记者宋秀杰、康孝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