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创下8大中国名牌 占全省中国名牌数47%

发布时间:2019-08-15 02:16:15


  当那场暴风骤雨般的金融危机来临时,2008年昆明市拥有的内资、外商投资、私营企业数分别为14877户、1318户、63441户,如今这场“暴风雨”渐渐平息,面对全球经济还处在乍暖还寒的当口,昆滇企业和知名品牌企业能否全身而退?面对挑战,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正是企业“体检”的好时机,而这一场“体检”又有多少“英雄”能顺利通过考验?值此3·15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我们给你带来第一手的昆滇企业质量和品牌年度报告。

  私企破“冰” 各项指标大幅增长

  2009年,昆明市新增私营企业13658户,注册资本增加498亿余元,昆明私营企业正呈现稳定、有序发展趋势,并成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此外,去年全市工商系统共创建“农村食品安全示范点”610个,完成了商品交易市场信用信息数据采集录入任务,,创建“诚信市场”53个。

  对此,,尽管2009年全球都还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昆明市私营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已经受住考验,正处于“破冰”的良好发展势头。在今年经济全面复苏的大环境中,昆明私企的发展速度将有大幅提升,经济实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如果能更多地鼓励中介机构发展,让新兴服务业得到发展,昆明的经济还会再上一个台阶。。从2008年以来,,积极探索昆明市市场主题分析报告制度,从几年来企业登记的情况来看,昆明企业的总体结构不甚理想,商贸咨询服务等企业的量不大,且缺乏龙头企业,而且这类企业总体的科技含量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如果加强第三产业的扶持,相信能对昆明经济发展更加有利。

  消费升级 品牌成投诉“防火墙”

  “金融危机并不可怕,它只是暂时的,有很多企业并不是因为金融危机而倒下的,相反是在见利忘义获取财富之时,自己丢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一名经济学专家如此表示。

  那么什么才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产品、设备、人才……面对此问,各企业都有不同的答案。

  经济学专家则一语点破天机:三鹿奶粉也曾是国内知名企业,但是让它最终退出市场的是什么?是质量不合格。所以,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是合格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口碑。

  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和消费市场的繁荣,在此大背景之下,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省消费者协会会长纳宗会就一针见血的指出:消费纠纷的数量多了,种类也多了。去年,全省各地消协组织共接待来访、咨询的消费者达70余万人次,解决消费者投诉近1.5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与此同时,群体性投诉也在增多。在食品、农资、商品房、公共服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群体性纠纷案件较多,影响也较大。

  另外,新型消费纠纷不断出现,如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消费纠纷涉及到消费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妥善处理事关国家稳定、社会和谐,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打击和制止各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发展。”纳宗会说。

  对此,昆明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教授杨斯迈自豪地说,当国内不少家喻户晓的乳制品被卷入三聚氰胺事件时,“我们云南的乳制品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当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遇到危机的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反观三聚氰胺事件,我们得出的教训就是,乳制品企业要做好做强,就得走供、产、销一条龙的路子,如果奶源很分散,企业只能到处向奶农收购奶,那么在质量上是难以保障的,但如果是一条龙的大生产方式,掺假的几率也就减小了”。

  因近年来部分品牌商品发生的质量问题,导致消费者对名牌产品消费产生质疑一事,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徐光远认为,消费者的质疑,是市场日趋成熟的一种标志。他说:“市场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质量是最重要的,出了问题的那些企业,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情,等于是自废武功。”而现在消费者质疑,会问“为什么”了,说明消费素质提高了,也说明市场竞争强了、成熟化了,这样的质疑有助于提醒企业要吸取教训、珍惜品牌,从而赢得市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