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品评知识产权话题
发布时间:2019-08-26 20:30:1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关于元宵节的名篇佳句。2月17日,兔年新春的元宵节将如期而至。无论是对于元宵的品牌,还是对元宵节的民俗,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产权内容将随着节日的到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品牌元宵市场走俏
“今年的元宵,还是名牌厂家的产品销路好。”2月14日,记者在对北京的几家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元宵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元宵时,对品牌的选择成为第一要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很多有实力的元宵品牌厂家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企业围绕生产、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构建专利、标准制度。很多生产元宵的老字号还在努力实现像元宵这样的传统食品生产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意识和加工技术,就难以打造好传统食品的品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吉鹤立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元宵、月饼等传统食品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细分产业之一。
价格会随着品牌水涨船高,这使元宵生产厂家认识到,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打造好的品牌。三全凌、思念、龙凤、科迪、稻香村等品牌,不仅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新评选出的“十大汤圆品牌”,也是连续多年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高度认知的品牌。“品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企业多种知识产权的集中体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的商标、商号、商誉,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企业应以长期不懈的努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文化基因传承看好
民间彩灯、高跷、戏曲……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走上大街小巷,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笑脸共同构成了一幅元宵节的热闹场面。
在北京,众多“非遗”项目成为北京各大庙会的“主角”。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主打的民间花会、天桥绝活、杂技曲艺等,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连日来人潮如涌;厂甸庙会推出了老天桥技艺杂耍、曲艺相声表演,传统的狮子、高跷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各个年龄段、职业不同的人们的眼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非遗”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国众多的“非遗”,千百年来为群众喜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走近群众,更有利于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今,“非遗”不仅在民间受到热捧,也在逐年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十一五”期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投入经费超过4亿元,查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8项,扩展项目147项;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
元宵节前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还集中了全国各地部分与节庆有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北京举办了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河北蔚县剪纸、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北京灯彩、山西闻喜花馍等“非遗”项目现场精湛的技艺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利用节日表演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提倡。”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向记者表示,众多“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元宵节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还为项目的传承打下了群众基础。(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
品牌元宵市场走俏
“今年的元宵,还是名牌厂家的产品销路好。”2月14日,记者在对北京的几家大型商场、超市的走访中了解到,今年的元宵市场上,消费者在购买元宵时,对品牌的选择成为第一要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很多有实力的元宵品牌厂家都十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企业围绕生产、管理、运营的方方面面,构建专利、标准制度。很多生产元宵的老字号还在努力实现像元宵这样的传统食品生产的现代化和标准化。“没有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意识和加工技术,就难以打造好传统食品的品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吉鹤立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元宵、月饼等传统食品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细分产业之一。
价格会随着品牌水涨船高,这使元宵生产厂家认识到,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努力打造好的品牌。三全凌、思念、龙凤、科迪、稻香村等品牌,不仅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新评选出的“十大汤圆品牌”,也是连续多年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有高度认知的品牌。“品牌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企业多种知识产权的集中体现,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主任李顺德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品牌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的商标、商号、商誉,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企业应以长期不懈的努力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文化基因传承看好
民间彩灯、高跷、戏曲……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随着元宵佳节的临近,走上大街小巷,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气氛,火红的灯笼,火红的笑脸共同构成了一幅元宵节的热闹场面。
在北京,众多“非遗”项目成为北京各大庙会的“主角”。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主打的民间花会、天桥绝活、杂技曲艺等,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连日来人潮如涌;厂甸庙会推出了老天桥技艺杂耍、曲艺相声表演,传统的狮子、高跷等“非遗”项目,吸引了各个年龄段、职业不同的人们的眼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认为,“非遗”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我国众多的“非遗”,千百年来为群众喜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非遗”走近群众,更有利于这些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
如今,“非遗”不仅在民间受到热捧,也在逐年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十一五”期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投入经费超过4亿元,查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近87万项。,其中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8项,扩展项目147项;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88名。
元宵节前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还集中了全国各地部分与节庆有关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北京举办了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河北蔚县剪纸、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北京灯彩、山西闻喜花馍等“非遗”项目现场精湛的技艺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利用节日表演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提倡。”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向记者表示,众多“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元宵节期间群众的文化生活,还为项目的传承打下了群众基础。(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
最新资讯
-
08-21 1
-
08-24 0
-
09-10 0
-
05-15 0
-
08-24 1
-
08-1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