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跑”还是“匀速前进”?
发布时间:2019-08-24 08:26:15
根据“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要从2010年的4%左右提高到8%左右。
这一倍增计划并不容易实现。“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有专家认为,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在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做出对应性调整。也有专家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世界都在抢占新兴产业市场,如果我们的步伐放慢,市场就会被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是要“加速跑”还是“均速前进”,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南方日报邀请相关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求拨开云雾,探寻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点迷津。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汪一洋:
吕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曦: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
话题一??
南方日报:前不久路透社报道,中国可能要削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其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中的高铁技术和新能源中的风电,对此你如何看待?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劲头很足,在这种热火朝天的局面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薛澜:需要让新兴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早期,国家需要做的是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时候,会给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动车企业一些补贴,通过这种激励解决市场失灵的部分,让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投资规模要适当调整,这可能会影响到某些行业的规模,这是正常的,比如高铁。在我看来,前一段高铁发展得非常迅猛,让人想起当年航空机场建设热潮时的情景。高铁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它的运行模式、市场需求等都需要一个社会消化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从整体上考虑十年、三十年和五十年未来交通的需求,把铁路、航空和公路这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规划。现在铁路、高铁和公路各自搞一套,各自为政,其中蕴含着不协调和浪费建设的问题。。
汪一洋:
抢占制高点确实需要“加速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只有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需要一步步走。
薛澜:地方政府建设新兴产业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我在调研中发现,地方积极性很高,不少省市希望7个产业都做。不同省市的实际条件不同,但做出的产业选择却相似,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有一些产业需要特殊的资源或者政策,假如不顾自身实际条件,什么产业都发展,最后只能陷入地区间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竞争。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在趋同化之外,我还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标榜要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园。这种对产业规模的过度强调,实际上偏离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创新为基础的本质。规模不等于创新,创新还是要回归到技术上。千万不能再犯早期我们搞新技术园区时的错误,一些产业名义上叫高新技术企业,但它只是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低附加值端,最后的产品可能卖出去了,但只是依靠较低的人力成本优势、廉价的资源和高能源消耗。
这一倍增计划并不容易实现。“从实施进展情况看,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无序发展,一些地方热衷于铺摊子,重复投入、重复建设;二是缺乏核心技术,许多领域还处于起步和跟踪模仿外国技术阶段;三是条块分割,科技资源分散,产学研脱节。”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有专家认为,这是经济结构转型在现实中遇到的一系列系统性问题,需要政府的管理观念和管理体制做出对应性调整。也有专家认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世界都在抢占新兴产业市场,如果我们的步伐放慢,市场就会被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究竟是要“加速跑”还是“均速前进”,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此,南方日报邀请相关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以求拨开云雾,探寻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为广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指点迷津。
薛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汪一洋:
吕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王曦:中山大学国际商务系主任
话题一??
南方日报:前不久路透社报道,中国可能要削减“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规模,其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中的高铁技术和新能源中的风电,对此你如何看待?各级地方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劲头很足,在这种热火朝天的局面背后存在哪些问题?
薛澜:需要让新兴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早期,国家需要做的是为其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有时候,会给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动车企业一些补贴,通过这种激励解决市场失灵的部分,让它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投资规模要适当调整,这可能会影响到某些行业的规模,这是正常的,比如高铁。在我看来,前一段高铁发展得非常迅猛,让人想起当年航空机场建设热潮时的情景。高铁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它的运行模式、市场需求等都需要一个社会消化的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从整体上考虑十年、三十年和五十年未来交通的需求,把铁路、航空和公路这三种交通方式统筹规划。现在铁路、高铁和公路各自搞一套,各自为政,其中蕴含着不协调和浪费建设的问题。。
汪一洋:
抢占制高点确实需要“加速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同时也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当前必须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并且能够实现突破的若干重点方向,加快突破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必须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才能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如果科技成果无法跨越创新过程的“死亡之谷”,也就缺乏了创新的源泉。只有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催生新兴产业。需要一步步走。
薛澜:地方政府建设新兴产业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我在调研中发现,地方积极性很高,不少省市希望7个产业都做。不同省市的实际条件不同,但做出的产业选择却相似,这实际上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有一些产业需要特殊的资源或者政策,假如不顾自身实际条件,什么产业都发展,最后只能陷入地区间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竞争。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要遵从市场的规律。
在趋同化之外,我还发现,不少地方政府好大喜功,标榜要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园。这种对产业规模的过度强调,实际上偏离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以创新为基础的本质。规模不等于创新,创新还是要回归到技术上。千万不能再犯早期我们搞新技术园区时的错误,一些产业名义上叫高新技术企业,但它只是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低附加值端,最后的产品可能卖出去了,但只是依靠较低的人力成本优势、廉价的资源和高能源消耗。
最新资讯
-
08-03 2
-
08-03 2
-
05-21 1
-
08-05 1
-
08-13 1
-
08-1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