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构建西部经济高地
发布时间:2020-11-08 04:14:15
“十一五”期间,尽管遭遇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四川省知识产权工作仍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十一五”期间,四川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中西部第一位。如四川各种知识产权培训班场场爆满,知识产权工作已从最初的进企业进社会变成被需要,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增强,知识产权法制环境明显优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开展“三进”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必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黄峰如是说。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开展了专利、商标等配套专题战略的制定,从政府、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全面推动全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的调查研究以及法规政策的配套,为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和意识,是知识产权工作走向深入的基础。”黄峰坦言,"十一五"期间,我们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党校、进企业、进社会的"三进"活动,旨在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该省共举办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班111期,培训地(厅)级、县(处)级领导干部9000人(次);举办企业知识产权培训班1854期,培训企事业单位人员20.7万人(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4985人(次);开展了面向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普及宣传,促进社会公众了解知识产权,努力营造鼓励创新、。
四川还构建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并加大了援助力度。黄峰至今印象深刻:在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长虹主导建立中国家电行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构建专利池,积极参与美国市场碱性电池知识产权“337条款调查”,历经三年时间,于2006年赢得了相关诉讼,增强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
在此推动下,截至2010年底,四川累计专利申请量达202439件,累计专利授权量达124358件,有效专利数为66644件,累计专利申请、授权量均居全国第九位、西部第一位。
知识产权助力灾后产业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严重地影响了四川的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助推灾后重建?谈起灾后重建的例子,黄峰印象深刻地感慨着:“比如,东汽是第一个恢复生产的大型企业,不仅在当年完成了订单业务,还牢牢抓住技术研发并向德国、印度等国申请专利。比如,,地震虽然影响了企业的硬件,却不能影响知识产权这些"软件"。企业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都紧抓研发和知识产权工作,又通过这些反过来促进灾区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知识产权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了食品药品领域知识产权执法检查工作,严防假冒和冒充专利的不合格产品流向灾区。制作了包含国内外涉及抗震防震、地震监测、卫生防疫、水质净化、,并加强对灾区企业,特别是处在重灾区的86家省级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加大对企业知识产权获权、,促进恢复重建。
为此,四川省开通了灾区企业专利申请“绿色通道”,加快办理灾区企业的专利申请,协助办理专利申请费用减免手续;指导企业建立适合灾后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注重恢复重建过程中的建设项目、新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承接产业转移等工作中的知识产权跟踪管理,促进重建项目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四川还设立省级专利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灾企业核心、关键技术申请专利,重大专利项目实施与产业化;帮助灾区企业、园区新建和更新专利专题数据库,推动灾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恢复和发展,助力灾后重建特别是产业重建。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至2010年,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雅安、广元和阿坝六个重灾市(州)企业新实施专利7590项,新增产值876.9亿元,创利税10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5%、43.2%、33.0%,知识产权工作为灾后恢复重建做出了积极贡献。
试点示范打造5大经济区
2010年11月,宜宾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至此,四川省已经拥有成都、攀枝花、绵阳、德阳以及宜宾共5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为四川省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助力了四川打造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5大经济区。”黄峰表示。
“十一五”期间,成德绵攀4市初步建成了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活力强劲、转化实施顺畅、知识产权保护有力的中国西部知识产权强市,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2010年,成都、绵阳、德阳、攀枝花等4城市的专利申请量为35016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87.04%,同比增长21.01%;专利授权量为28375件,占全省授权总量的88.09%,同比增长59.43%。
同时,四川省还推动双流、绵竹、崇州等8县(市)创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青神、康定两县开展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试点。2010年,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申请专利4831件,同比增长32.26%,增幅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高10.52个百分点。促进青神竹编、郫县蜀绣、绵竹年画等传统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除了城市和强县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从2007年开始,四川省推动成都高新区率先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创建工作,此后又遴选了22个园区开展省级知识产权园区试点工作,着力推动园区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和产业化。2010年,22个省级试点园区申请专利6911件,占同期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17.18%;新实施专利1087项,占同期全省的26.32%。(中国网)
最新资讯
-
08-10 1
-
10-31 0
-
08-24 1
-
08-29 1
-
08-12 0
-
12-2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