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与文化在深度互动中协调发展

发布时间:2020-08-16 15:02:15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被提到战略高度,我们应把握好科技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一、科技与文化日益展现深度互动关系

  科技进步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同样被作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之一。科技进步已成为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运用日益广泛,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逐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从而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同时,创新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也可以对科技创新产生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科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规划》确定了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产业。科技创新不仅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更能不断构建和拓展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构建起新兴的文化产业链。例如,受到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处于文化产业链上游的创意公司以及产业链下游的出版发行厂商,纷纷突破自身单一的产业模式而寻求不同文化媒介的互动与融合,逐步形成以迪斯尼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和索尼公司为代表的贯穿整个文化产业链,集创意生产与发行出版为一身的文化产业巨头。

  科技是发展新兴文化业态的重要保障。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产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方面,科技的支撑作用尤其重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是推动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保证。例如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动漫游戏等企业。影视制作业要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

  二、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两种方式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从战略上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向以突出“创意”为特征的文化创意产业演化,国家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和高科技的融入成为必然和显著趋势。一方面,为了产生好的创意,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表达创意,对高科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与文化产业领域的联系主要通过上述方式体现,即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手段,以便能够更生动具体地表达文化创意的形象和内涵,并使社会大众能够以更为迅速便捷的方式接触和接收文化产品,达到“扩大文化消费”的目的。最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除了政策因素外,科技创新也发挥了基础性的促进和支撑作用。例如,中央电视台10月15日报道,天津滨海新区内的“天河一号”计算机的服务能够使动画制作速度大大加快,由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文化创意企业,促进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发展。一般来说,上述方式能够直接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制定系统性的政策和措施,大力扶持和促进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可以说,虽然文化产业发展对科技支撑具有特殊性的技术要求,使其一定要满足表现文化精神内涵的需求,但是在逐步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仍然要遇到当前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诸多共性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创新文化建设滞后最为突出和关键。实际上,自我国提出和实施“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战略以来,如何通过创新文化建设促进自主创新仍然存在文化与科技如何融合发展的路径问题。本次全体会议《决定》的论述对明晰上述问题也具有启示性价值。《决定》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同样,文化也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也就是说,,基于自主创新的战略原则,科技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对文化的需求也是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并且从性质上看,这种方式更能够支撑并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文化发展的作用,应当把文化发展作为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给予特别重视。

  三、促进科技文化结合需加强科技界自身文化建设

  《决定》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决定》以“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表述,充分显示了对“传统”的肯定、尊重和文化自觉。实际上,在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亟待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情况下,国家也需要从战略上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做到“忠实传承”,大力“弘扬”。

  事实上,自古以来,科技从来就没有游离于文化和社会之外,正是文化与社会的多样性使得“科学”实际上也是多样性的存在。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在分析我国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条件时认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未来的创新创造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依靠“多样性”而实现原创性既是以往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创新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自主创新精神指导下,在国家层面已经把中医药作为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给予肯定,并大力扶持和促进其发展。但是,由于多年来一直受到旧的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由于缺乏文化素养,我国科技界在整体上并没有实现对传统科技的“文化自觉”。在性质上,这种现状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本身的不足带来的。对这一问题,西方学术界和科技界是清醒的,并充分肯定了中国传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启示性价值。由于长期以来在价值中立的前提下,我国一直肯定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讨论和认识到科技的负面作用,不能充分发挥传统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与西方相比,我国科学家群体的人文素养普遍低于西方科学家,这不仅是导致学风不振的基本问题,也是制约原始性创新的关键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科技界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并需要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加强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