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自主知识产权“大云”平台助力无线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0-09-11 02:33:15


  2011年,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移动除最大移动运营商外的另一个标签,从TD-SCDMA到TD-LTE,再到我们今天讨论的“大云”,都打上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刻烙印。“大云”是由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于2007年组织力量,联合中科院计算所、华中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开发。2011年11月,中国移动隆重发布了“大云”1.5版本。

  自主知识产权只是“大云”系统设计理念之一,“大云”在设计时还要做到TCO最低,纯工业PC服务器架构,资源充分共享,管理系统自动化,可降低运维成本;“智能可管理”是大云的另一设计理念,系统充分考虑故障自愈,可实现快速自动化部署。

  全系统无单点设计、软件技术解决硬件不可靠等手段实现了大云的“高可用性”;分布式计算架构、很好的水平扩展能力以及支持资源动态加入使得大云具备了“高可扩展性”;“大云”同时还充分利用开源技术,开放架构、开放API,实现了“开放性”的设计理念。

  “大云”在盘古搜、WAP/彩信双业务云资源池等商业系统以及南方基地云计算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为例,部署WAP网关、MMSC双业务系统,并作为全网的备份节点,支持了WAP业务30000TPS、彩信业务3000条/秒的并发,并预留了30%的资源冗余,实现了双系统资源共享,统一管理,降低了建设和运营成本。

  “大云”还在中国移动全力进行的无线城市建设中大显身手,黑龙江移动无线城市平台于2011年中启动,因一期工程工期需求急迫、但业务规模不大,所以,黑龙江移动在项目实施中会同中国移动研究院,尝试部署了中国移动“大云”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据黑龙江移动人士介绍,该平台已于9月底完成建设,并部署承载了30项无线城市业务应用,系统运行良好。

  对于这个系统,中国移动研究院人士称:“大云平台可以解决业务变化快、建设周期短、用户规模和负载不确定、系统高可靠要求等问题。在黑龙江移动数据中心部署大云BC-EC系统,并批量部署无线城市应用,上线至今一直在稳定运行。”

  黑龙江移动针对基于大云平台的无线城市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大云”系统设计理念的多个特点得到了呈现。“节约投资,考虑到系统安全或运行环境,部分应用必须使用单独的服务器承载。使用云平台后,硬件资源虚拟化,为该需求提供逻辑上独立的服务器即可。原本需要18台服务器搭建的黑龙江移动无线城市一期平台,在建设时只采购了12片刀片服务器。”

  根据中国移动工程项目建设经验,规范的工程项目操作时间不少于4个月,而无线城市属于新建业务,具体需求、负载、用户规模与增长等均不确定,每个新需求产生后再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则完全无法满足业务发展。而通过“大云”平台资源调用的方式,新需求确认方案后,从池内资源分配与调用,到具备软件部署条件,操作完成时间不超过3天,实施周期极大缩短,响应效率极大提高。

  高可靠性是黑龙江移动基于大云平台实现无线城市应用的另一大特点。大云平台的搭建,使资源池内所有计算资源对外具备相同环境,当内部某一硬件设备故障时,只需将相应应用部署至其它空闲设备上即可,不需等待维修完成或新购硬件的替换与配置,也不需重新调整网络环境。同时,中国移动大云平台提供了集群管理、弹性计算、数据分析等功能,有效保证了平台整体的高可靠性。

  “平滑扩展,采用云平台后,资源主要体现池化特性,新功能的计算需求与资源的硬件实体配置相分离。因此虽然目前无线城市一期工程硬件资源规模不大(实体刀片服务器12片),但可以在今后扩容工程中定期进行硬件扩容以增加资源池计算能力,而无需依据特定的某项新功能或新需求配置硬件,从而在系统扩容上实现平滑的扩展。”黑龙江移动人士说。

  黑龙江移动的无线城市建设只是一个缩影,中国移动作为全球移动用户数最多的电信运营商,是发展无线城市的坚定支持者。中国移动的微博信息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已与国内26个省完成了188座城市的无线城市建设签约。中国移动在无线城市的平台上推出了“政务、医疗、教育、金融、旅游、生活服务、消费购物”等十大门类共有五十个余个重点应用。处于无线城市中的公众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就可以获得上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