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非法行医屡禁不止法规滞后影响监管效果

发布时间:2020-05-16 09:54:15


北海市贵州市场后面的一个无证牙医,在两年内已先后被取缔5次,但仍在继续偷偷营业。5月8日,该无证牙医再次被北海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员在原地取缔,并依法没收所有工具和药品。

民营医疗机构现状

在5月29日的“北海市打击非法行医暨医疗机构规范化管理培训班”上,北海市卫生局党委成员、卫生监督所所长张文强指出,目前北海市普遍存在民营医疗机构分布密集及“脏、乱、差”的现象,使用面积、三室设置、人员不符合要求,违规开展业务等违法行医的行为屡禁不止。以贵州市场周围举例:以贵州市场为中心,100米为半径的圆圈内,就分布有14家个体诊所,这还不包括那些没证照经营的“黑诊所”在内,密度之大,用老百姓的话说是“现在的诊所比米店还要多”。

  据了解,北海市区范围目前已经取得证照的医疗机构共有265家,其中门诊有11家、诊所有187家、村卫生所有39家。此外,有相当一部分的黑诊所正在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过程中,所以市卫生监督部门的数字是没有包括这些诊所的。

不管有证无证,市区内因为诊所过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诊所收入少、环境差,从而给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事故的形成培养了滋生的温床,并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非法行医屡禁不止

2005年以来,北海市结合实际,采取打防并举、纠建结合的原则,全面、深入地展开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自专项行动以来,北海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736人(次),检查医疗机构计生机构665家(次),查处违法案件、违法行为182家(人),其中责令改正71家,取缔无证行医53家,暂停执业58人;处罚金人民币共24。91万元,没收B超机2台,没收器械95件,没收药品68箱。打击非法行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但是,面对有关部门的高压态势打击,北海市的非法行医仍存在着“黑诊所”屡禁不止、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超范围执业、租借医师或护士执业证、违规医疗广告满天飞、“村医”进城的现象。那些“无所不能”的黑医(黑诊所的医生自然是“黑医”)能够见招拆招:你来检查,我说医师休息或买菜去了;你叫停,我就说是“装修”;你不让在这边开店,我就到那边营业,换个地方“另打锣鼓另开戏”,总之,这些“黑诊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普遍反映了“取证难”的问题。北海市卫监部门也会接到反映某些诊所超范围经营的行为,但最终都是由于证据不足而未能将其处罚。“假如能拿到它们的处方笺、诊疗日志等物证就好办,否则就要抓现行,比如在执法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正在开展超范围的诊疗活动,假如证据不足,最终我们可能会有被起诉的危险。”而在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行动中,却鲜有发现诊所会保留其处方笺等物证,可以抓现行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还有,现在的“黑诊所”已掌握了对付卫生监督部门执法检查的办法,那就是关门避查。“他们关门避查的时候,我们只能望门兴叹;在那些医生护士纷纷逃跑的时候,我们也只能看着他们从眼皮底下溜走……这些多年来反复出现的情景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市卫监所的执法人员无奈地说,“我们并不具备公安部门的强制权,而这个权力恰恰是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所必需的。”

  就算被执法人员捉到了现行,取得了证据,那些“黑诊所”也无所畏惧,因为按照目前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有关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办法,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在现场处罚的最高金额为50元,50元,对于一个诊所来说,算得了什么呢?如果将他们带回所里取证、处罚,那么,当处罚书下来后,这些“黑诊所”已关门大吉,连人影都不见,更不用指望罚款了。北海市卫生监督所分管医疗机构的陈科长坦言:“处罚力度太小、执法权限不足,有时候我们也很无奈!”

据了解,因为目前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不健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主要以卫生监督部门采取以日常清查为主、集中行动为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无法保证巡回清查的时间和力度,也难以形成系统、持续、有效的高压打击态势。

突出重点整建并举

打击非法行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北海卫生监督部门今年将及时把专项整治工作转向常态管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针对薄弱环节,突出重点,促使打击非法行医在查处重点科目(非法从事医疗美容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走出登记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医疗广告)、重点时期(今年12月内)、重点区域(城乡结合部、渔、农村)、重点问题(“村医”进城)“四个重点“上有所突破,努力在打击、取缔虚假医疗广告上取得成效。今年1-4月,北海市卫生监督部门已经对非法行医进行现场处罚39例、立案处罚11例。

下一步,北海市卫生监督部门拟在全市医疗机构中逐步推行量化分级管理的工作。通过参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的经验,卫生监督部门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让市区的民营医疗机构对自身的硬件进行整改,并提出了诊所的诊室、治疗室、处置室的设置标准,以克服硬件条件差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转变监督管理模式,提高民营机构的监督管理,建立医疗服务市场监督工作的长效机制,让民营医疗机构开展规范自主管理,降低医疗安全风险度,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据介绍,这项工作将走在全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前例。

(人民网广西视窗北海频道 记者张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