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立法经验
发布时间:2019-08-09 07:47:15
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至今已经10年了。10年来,,,,。《合同法》之所以成功,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以下两条立法经验。
第一,《合同法》立法指导思想正确。
《合同法》立法始于1993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三部合同法。这三部合同法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适应的,应当说它们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三部合同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三部合同法分别适用于国内经济合同、涉外经济合同、技术合同,三部合同法相互间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现象,割裂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技术市场与其他商品市场的关系,而市场交易应适用统一的交易规则;二是三部合同法内容重复,而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规定又较为概括,缺乏规范合同关系基本的规则和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利用合同形式搞欺诈,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情况,缺乏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相应规定;四是对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合同种类,没有相应的规范调整。因此,根据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自1993年10月开始了《合同法》立法工作。
199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专家研讨会, 7位专家参与讨论并提出了《中国合同法立法方案》,从此开始了制定统一《合同法》的立法工作。1995年1月形成了由全国12个法律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起草的合同法建议稿并提交法工委。1995年10月法工委民法室以专家建议稿为基础起草了合同法试拟稿。1996年5月27日至6月7日,法工委在北京召开会议,修改统一合同法草案,最后形成合同法试拟稿第三稿。。根据各方面意见修改后,于1998年8月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了合同法草案。
会后根据常委会的决定,,全面征求意见。1998年10月、1998年12月、199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合同法草案分别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审议。在第四次审议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合同法草案提请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合同法》。
最新资讯
-
05-23 0
-
08-23 0
-
08-25 2
-
08-27 0
-
08-25 0
-
08-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