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1-03-05 12:33:15
人格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人格乃是人立足于社会的资格。
人必须先要被别人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主体,然后才能让他人认可他对财产的占有。人如果已经被看作机器上的螺丝钉,他拥有的东西也就可以任意剥夺了。所以说,人格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
当马克思提出经济决定论的时候,这个隐患就已经埋下。,是先从经济入手观察社会的。马克思的主打书是资本论,而不是人性论;开篇说的就是商品,而不是人本身。这就造成了一个可怕的事实,以容易量化的经济现象为起点来研究社会,自以为把握了社会的一切规律,却遗漏了人的根本属性,非经济的人格属性。
马克思说“人要先从事物质生产,才能建立科学艺术等等”,但是他却没有看到,人的物质生产将不断积累,以至于人与人的关系会逐渐摆脱你死我活的状态,故而“斗争”最终会走向谈判,而没有走向“最后的斗争”。马克思的斗争癖好,乃是犹太人的救赎冲动造成的。这种以一元性绝对性为特点的宗教,熏陶出了“末日来临然后才能得救”的根深蒂固的偏执。马克思说的革命总爆发不就是“末日”的翻版吗?
人类不可能有基于“观念”的末日,而只有基于"军事科技"的末日,人与外界的矛盾不断缓和,人与人的矛盾没有任何会激化的道理。而且马克思对自然科学了解有限。今天我们既然知道宇宙的广阔,我们就要放心地把地球保护好,消弭内部纷争,直到“永别了,武器”,直到宇航业取得突破,然后去探索浩瀚的星空。这几个目标才是真正能体现人类伟大的诗篇呢。
十月革命不是被称为“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吗?难道上百亿年的宇宙史中它也是新纪元?这种虚假的宏伟,乃是当年人们坐井观天,以地球为世界全部的结果。今天要让人类消弭纷争,恐怕也要普及天文学的视野,才能让人心胸开阔,消除内斗,意识到我们整个物种的渺小,为井口之外的无垠美景而停止骨肉残害,合力为飞越井口努力。
反观中国的经济学家,引入经济自由主义,却不知“经济人”乃是生活在“人格平等”的秩序之下的。只谈经济不谈人性,只能像马克思一样,产生漠视人格的结论。两者所不同的是,;马克思则是以经济取代人性,硬生生要把经济活动的自发现象人为地砸掉,以期强行“制造”出“完美”的人际关系。却不知就算完美的人际关系有可能出现,也是要靠人自愿实现的。强行砸碎的思路被人利用,趁着世界大战造成的满目疮痍,还真能“成功”。只可惜成功后的东西,连原来的还不如了。
过去莫论对错,任何革命都有合理的原因,也许并无恶劣动机。但历史发展常被忽略的正是人际秩序的巨大惯性。过去对错可以不论,但今日的人格平等是必须争取的。秩序的惯性不会自发停止,只有施予一个反向的力才能拖回。这个力来自哪里,来自人的主观积极争取。消极的“经济人”是做不到的。
最新资讯
-
12-09 1
-
01-02 1
-
07-09 0
-
02-18 1
-
08-05 1
-
01-0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