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R赔偿机制不再空白商业保险浮出水面

发布时间:2019-08-06 19:26:15


  生意社10月10日讯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增多引发赔偿问题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效益与风险并存,药品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导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尽管世界各国为了保障药品安全和有效,都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药品准入制度,但受医药科技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限制,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仍难以避免。

  近年来,我国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逐年增多,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武志昂介绍,1998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只有500例,2006年达到了369000例,2007年达到547000例,比2006年增长了48.1%。今年上半年,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65028例,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11179例,占总体报告数量的13.5%。

  根据药品自身特点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发展的规律,国际上的经验是,一个理想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应该为200~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从φ?0%以上。目前,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的病例数已达到400例/百万人,其中严重不良反应约占13%。

  “我国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逐年增多,并不是由于我国过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少,现在发生的多。”武志昂说,“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对不良反应报告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逐步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有关法规不断完善,所以报告是逐年增多。”

  然而,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增多,一些药害事件的曝光,由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消费者健康受损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人们关心这样一个问题:一旦发生了损害和损失,消费者是否只能自认倒霉?这个责任该由谁来承担呢?

  药害救济赔偿需全社会关注

  将这个问题由学术研究推向公众视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几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努力,不少两会代表、委员纷纷针对药品不良反应赔偿制度的建立提交了提案或建议。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再一次发出了呼吁,对相关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们认为,应尽快建立强制性的药害赔偿救济基金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启仪建议,应尽快建立强制性的药害赔偿救济基金制度。当发生药害事件时,可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从赔偿救济基金中先行给予赔偿,缓解患者的“燃眉之急”。

  王启仪说,药品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性和用药人之间的个体差异造成的。他强调,我国药害救济补偿机制尚属空白,在公众用药安全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要尽快出台《药害赔偿法》。

  另外,近年“齐二药”、“欣弗”等假药、劣质药事件,本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范畴,但近年来屡屡发生此类事件,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赔偿,代表委员们建议将此类事件的处理也纳入《药害赔偿法》中,让受害者先得到一定的赔偿金,使患者因药害造成的损伤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然后再循法律途径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

  王启仪认为,强制性药害救济赔偿基金可通过以下三个渠道筹集:一、国家应当责令强制药品生产企业按药品年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如千分之二)提取风险金投入药害基金;二、政府按总体治疗费用的一定比例予以支付;三、社会捐助。德国、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药物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国家,2000年我国台湾地区也颁布了药害救济法。

  由于药害救济赔偿问题十分复杂,涉及药品生产、经营、,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因素,需要全社会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药害救济制度需要法律支撑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这个“空白点”,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对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提出了实施建议。研究认为,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实践中有两种典型模式——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基金会和产品责任保险制度,两种典型模式可以选择其一,也可以配合使用。

  课题提出了两大模式资金来源,第一种:如果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基金,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公平原则和比例原则,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基金的征收对象主要有:药品生产企业(包括进口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政府投入及社会捐助。

  第二种,如果建立药品保险制度,在产品责任保险制度模式下,借鉴国外如美国、瑞典的做法,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购买药品保险:一是单一制药企业购买药品保险,保险费由企业自行承担;二是几大制药企业联合购买集团保险,保费共摊、风险共担。

  在我国,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最适宜,上述研究认为,根据我国的情况,可以通过修改《药品管理法》或单独立法,明确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的模式。无论选择哪种模式,都还需要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以使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与现有制度衔接。

  不良反应商业保险先行一步

  “在国内现阶段,我们通过考察和对比,认为商业保险机制是最适合先行一步的,药企购买这个药品不良反应商业险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民说。

  早在2003年,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平安保险就开始筹划开发药品不良反应险。据了解,当时考虑设立的保险是承保“严重不良反应”,保险将采取药品生产企业购买、患者受赔的方式,由企业支付药品销售额2%。左右的保险金,在药品使用过程中若发生轻微的不良反应,不治而愈的不良反应不在承保范围之内,如果患者在按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使用)药物时,因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机能不全、致残、死亡等情况,保险公司将对患者予以赔付。

  经两年多的运作,“严重不良反应”商业险并没有如业内所期待的那样应运而生。不过,相关人士对不良反应险种的探索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另一家保险公司——大地保险公司成为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新的合作伙伴。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与大地保险公司一起探索的险种,是“严重不良反应”险种,保险购买和理赔模式基本和原先相同,杜文民透露,这次合作解决了药品不良反应保险设立中存在的难点,比如药品不良反应事故由谁来鉴定的问题,通过努力得到了解决——上海司法局临床法医的工作职能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鉴定,而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三名拥有高级职称的工作人员则以个人名义被司法局聘为药品不良反应鉴定专家。未来,一旦出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受害者可以向司法局申请进行不良反应鉴定,并由其出具证明,鉴定为药品不良反应损害的,保险公司予以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