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录音门"能否催生医事鉴定机构
发布时间:2021-04-06 04:58:15
40多天前,1岁5个月男孩小涵因患手足口病,被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随后经历治疗、回家、重新返院治疗的一系列波折。在此期间,男孩父亲因对医生的一些做法产生质疑,要求全程参与专家会诊讨论并进行录音,同时复印孩子病历、检验结果等咨询院外专家。对于这样的要求,医院表示已经超越了“医疗常规”,因而很难接收。(《广州日报》11月1日报道)
前几年,曾有媒体报道,主刀医生手术中接电话并离开手术室,导致术后患者面神经瘫痪,患者以医疗事故为由,向医院索赔。但是医院紧抓“患者不是用自己的身份证住院”这个情节,否认与其存在医患关系。而患者当庭播放了自己在医院拍摄的录像,内容为医院护士承认患者曾在此住院、主刀医生承认在手术过程中接听电话。从此,一个“带着摄像机去住院”的奇闻诞生了。
也许我们不应该把这些极端的例子拿出来说事,但是医患关系紧张,又确实是诚信缺失的社会大环境下“一个巴掌拍不响”所导致;也许我们不该把专业性很强的医疗过程,仅仅以外行的感觉来进行是非推理,但是医疗过程中太多常识性的暇疵,又确实没法让患者百分之百地相信医方。前几天,笔者陪家属去医院看病,在取化验结果时,本该打印5张化验单,却只给了2张。因为患者和家属不懂,也没有追问,直到再次复查时,上次漏掉的化验单又给补上了,可这时再补已经没有用了。再看上述广东这一起,出现两次较大的医疗暇疵,才让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不信任陡然升高,从而提出了“句句录音”的要求。出现这样的结果,院方的责任显然更大。
为了追求收入,对病人过度诊疗,而不是因病施治。发生在哈尔滨的一起“66天住院花费500多万元、输液每天以吨计”的奇闻,为这种现象做出了生动注脚。此外,一些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对病人的起码责任心等,已成为医患矛盾的主要导火索。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尽管以录音、录像保留证据的事越来越多,,却依然是个很大的未知数。
其实,只要不是在医疗责任心方面太离谱,患者及家属谁也不愿意这样做,问题是谁来做这个“是否离谱”的裁判员。当前,专家不愿介入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鉴定往往一拖就是几年;卫生部门担任鉴定,又有“老子鉴定儿子”之嫌,无法得到人们的信任;,因为法官不懂医,也要借助于医疗专家出具的报告,时间长不说,也很容易出现误读现象。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中立、权威的医事鉴定机构,或建立专门的医事法庭,促进医疗纠纷更公正合理地解决,同时形成对医疗机构责任行为的约束力。有了这样的外部条件,医患之间的信任才能更快建立起来。
最新资讯
-
08-16 1
-
07-08 1
-
08-20 0
-
医患步步为营更是对医疗体制的不信任医患关系恶化罪魁祸首是医疗体制不公
08-17 1
-
08-25 1
-
12-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