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消费维权请快些停止吧!别给消费者再出难题

发布时间:2019-08-15 14:24:15


南方网讯 在过去的一周出来了两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住院67天,竟花了将近140万元的住院费,平均每天花费2万多元,不过,昂贵的住院费还是没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更让人惊奇的是,医药单上居然有患者对之严重敏感的药物;而在患者去世后的两天,医院竟然还陆续开出了两张化验单;一位古稀老人近日在哈尔滨市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期间,用550万元(包括住院费及其家属按照医生吩咐从国外购买药品用于治疗的费用)“买”来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这些数字让人看了就觉得可怕,它的出现也给消费者出了一个头痛的难题。

  住院67天花费近140万患者 去世医院还开化验单

  患者翁文辉生前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1年前,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今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

  患者妻子富秀梅说,在老伴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两个月时间里,医院给她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买药和交钱。富秀梅说,每天早上七八时,护士长就会打电话来要求家属交钱,6月1日和2日刚交了18万元,3日又通知交钱,以后差不多天天都要交钱。

  富秀梅保留着两个月来在医院给老伴交费的每一张收据。67天住院时间,他们共向医院缴纳了139.7万多元。平均每天将近21000元,这些医疗费主要是由他们经商的大儿子翁强承担。

  患者去世两天后还有化验单

  然而,高昂的花费没能挽回老人的生命。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准备和医院结账时,翁家意外发现,在住院收费的明细单上,记载着病人使用过一种叫氨茶碱的药物,但翁文辉对氨茶碱有着严重的过敏反应。

  富秀梅说,不管是住哪个医院,他们进去之后都会跟医生声明氨茶碱不能用、磺胺不能用、去痛片不能用,而且翁文辉的病历上也注明了这些。

  几经努力,翁家8月12日从医院复印到部分病历资料。在这些资料中,翁家还发现,就在翁文辉去世后的两天里,医院竟还开出了两张化验单,共计收费64元。

  医院:我们还少收了病人的钱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于玲范教授组织并亲自参与了对翁文辉的治疗。

  对于巨额医药费,于玲范解释,翁文辉的病实在太重,家属又要求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全力抢救的代价就是要高额医疗费。另外,重症监护室的收费本身就比一般病房高出很多。

  至于病人去世两天后为什么还会有化验单?住院收费单上为何会出现患者严重过敏的氨茶碱?于玲范解释,医院并没有给患者使用氨茶碱,这些只是工作人员的笔误或是输入电脑时发生了错误。

  据悉,8月中旬医院为此专门成立调查组。调查组的负责人、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杨慧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对此事已经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医院不但没多收翁家的钱,反而因为对他们有所照顾,还少收了不少钱。

  记者获悉,对于这起巨额医药费事件,,已经组织调查组前往哈尔滨展开调查。

  550万元“最昂贵的死亡” 揭医疗界四大“伤疤”

  550万元“买”来了中国目前“最昂贵的死亡”,这一事件经媒体披露后,立即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地震”。有关人士认为,这一天价医药费事件再次揭开了我国医疗界的四大“伤疤”。

  医生开大处方心狠手辣

  这位古稀老人在医院缴纳的收费账单显示,他最多一天输血94次、还有一天注射盐水106瓶。

  “我这个不懂医学的人都知道,输一次血的最小单位是100毫升,输血94次即输进9400毫升血液,一名成人的全身血液总量只有4500毫升左右,这就相当于一天给老人全身置换血液两次多,这可能吗?有必要吗?医生出手如此之狠,说明他们开大处方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这样做有违医德!”北京市民张先生感叹道。

  心外科专家、:“作为同行,我们觉得也很惊讶。”“我觉得这创造了中国之最。”

  “看病贵”刺痛着老百姓们越来越脆弱的神经。:2003年至2004年,。:在城镇,约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该住院而不住院;而“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则成为广大农民兄弟医疗现状的真实写照。

  重复检查使患者雪上加霜

  这位古稀老人的收费账单还显示,在住进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的两个多月里,仅血糖一项就化验了563次(不排除错误登记或虚假填报),平均每天将近9次。化验密度之大,让老人的主治医生都感到困惑。

  某省卫生厅厅长给记者讲过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身患重病的农民揣着借来的2000元钱到省城大医院看病,第一天就把钱花没了,厅长无意中碰到他时,老实巴交的农民正攥着一打检查单据痛哭流涕。他告诉厅长说,有的检查他已经在县医院做过,可这里的医生要求必须重做。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各地医疗机构正在上演着一场规模浩大的“军备竞赛”,大小医院争相进口最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设备越先进,收费越高,利润相应越大,从而导致医生非理性开单检查,患者“不该查的查了,应该简单查的复杂化了”。

  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大型医疗设备使用频繁,但多数是在做“无用功”。经检查发现病症的只占检查人数的30%,。也就是说,至少有一半的患者做了不应该做的高价检查。

  信息不对称逼出“自卫型患者”

  由于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患者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做哪些检查以及用什么药,都由医生决定,患者只能无条件服从。与此同时,人们有病都喜欢往大医院挤,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这些医院的门诊医生一天接诊患者少则几十名,根本没时间给患者详细解释病情、治疗应该注意的事项等问题。患者往往排了一上午队,最后却被医生三言两语给打发了,致使不少患者糊里糊涂地看病,糊里糊涂地交钱。

  一旦有人坚持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其后果“不堪设想”。天价医药费事件中的患者家属就是考虑到老人的性命掌握在医生手中而不敢索要收费账单的。

  俗话说“久病成医”。在全国一些地方,不幸的就医遭遇已经逼出了“自卫型患者”,他们或熟读医书或亲自记录诊疗过程,以防万一。在江苏省无锡市,自称“被逼成半个骨科专家”的60岁老人邹建中写下了18万字的《看病记录》,并据此为因医疗事故死去的母亲“伸了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