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辞职凸显医者的伦理困境

发布时间:2021-04-08 07:28:15


  在整个社会都在强调经济发展的态势之下,医疗机构追求经济效益本不为怪。但医者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根本要求又造成了医院与其他经济行为实体之间存在有鲜明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医疗机构是要把福利性优先于生产性,服务性优先于赢利性。而目前的状况是颠倒过来,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它的社会福利属性,进而罔顾其更为根本的社会效益,人们对医疗机构乃至医疗改革的诟病大都缘起于此。

  辞职护士长在谈起她离职的原因时直陈受到了某种职业耻辱感的驱使。她说:“千万不要说自己是医生,恐怕要遭打。当年选择的是‘白衣天使’,并为之骄傲和付出,可现在周遭一切都在暗示我们,这个职业是可耻的,我们每个医务人员都被逼迫着对这个职业感到耻辱!”这些话语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整体来看,崇高的医者形象的确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被扭曲,以致被玷污了。这个护士长在岗时几乎每次都高票当选为先进,但是她所领导的部门,由于经常为患者减免医疗费用,设计省钱的医疗护理方案,在经济核算上,总是在全医院排名倒数第一,随之而来的是其部门中个人收入的大幅度减少。渐渐地,这种来自机制上的压力熄灭了工作热情势在难免。

  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确已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从微观上看,医生个体的职业道德常常湮没于经济利益的打算之中,这固然是一个原因,所以医学伦理的勃兴才愈加重要。而从宏观上看,我们的经营管理思路也存在着严重的偏差,那就是,在认识上把所有的医疗机构都企业化了。建立在简单“投入产出比”之上的计算理性越来越强大,“赢利”的动机也越来越直白、赤裸并肆无忌惮,一手交钱,一手服务的交易性思维超越了“医者父母心”的传统关怀。私立医院的这种“企业化倾向”,可能在产权基础上保留了一些辩护的空间。而作为医疗行业主力军的大批公立医院也乐此不疲,对于“职业耻辱感”可能成为行业标签的推动作用,是难逃干系的。

  福利、服务、关怀,这些医疗事业的品格性的特征不能再湮没于经济衡量的冰水之中了。“如果我们这里真的能成为一家纯粹的慈善病房,医务人员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再与病房收益直接挂钩,我愿意一直在这个岗位上干到动不了的那一天!”——每每读到这个护士长的肺腑之言,禁不住要仰面长叹。她的美好愿望,何尝不是我们的憧憬?其实,大多数人要求的也并不是要把所有医院彻底地变成慈善机构,只是希望经济考量不要在这个行业中表现得过于强势,只是期待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达成真正的平衡。如此,像护士长这样的行业中“逆淘汰”才能真正避免,也才能真正惠及那些经济能力低下的患者。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