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疗要防止“人走网破”

发布时间:2020-06-19 22:52:15


  “今年肯定不会对外公布状元数,”6月9日,清华大学新闻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招生办主任于涵表示。(昨日《新京报》)

  每逢高考分数公布及高校录取工作开始时,各地都会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自己的“高考状元”,一些高校也以录取多少“高考状元”为荣。然而,炒作、比拼“高考状元”并不是一个好现象。比如,去年,北大公布录取“状元”数之后,清华随即公布“状元”数,这被理解为中国高校之争的一个恶例。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清华即率先承诺不会对外公布“状元”数,值得社会各界关注。这一明智的做法,符合大多数考生利益,充分体现了清华平等对待所有入学学生的态度。

  其实,一年炒作一次“高考状元”,实在是对其他考生的一种不公平。一次高考获得“状元”头衔,并不等于就是最优秀的考生,也不等于就是真正的人才。同时,这种炒作还容易陷入名利之争。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高考状元”关心过度,有的给“状元”颁发高额奖金,有的铺天盖地大篇幅宣传,恨不得把“高考状元”搞得家喻户晓,让“高考状元”承受了过多的赞誉,同时也让其家庭受到过多的干扰。

  清华今年承诺不公布“状元”数,可以说为各个高校带了个好头。各地教育水平原本不同,产生的“状元”之间的水平更是大不一样,每年公布“状元”数着实没啥实际意义,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公布“状元”数也有利于“状元”们调整良好的心态,不以自己是“状元”而产生高人一等的心态,从而踏踏实实地开始新的学业。

  据清华招生办主任于涵透露,清华这几年的学情调研显示,纯粹通过高考进入清华的学生在校发展和培养的水平,低于通过自主招生等方式进入清华的学生平均水平。这说明,即使是“高考状元”,也未必就是最拔尖的,未必就能够主导自己的未来。高考不过是个“演兵场”,真正体现人才价值的,是今后的社会实践“战场”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任何人都不能靠“高考状元”的头衔吃一辈子,关键还在于今后能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去争做三百六十行里的“状元”。

  各地及各个高校,不妨借鉴清华的做法,不要再炒作“高考状元”。每一个能够步入大学的考生都值得庆贺,都值得赞赏,都值得给予掌声。让考生们平等地走入校园,重新开始新的学业,夯实今后步入社会的基础,远比把学生分个“三六九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