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中院:全市平均每日近30起民间借贷纠纷

发布时间:2021-03-26 00:48:15


  人人都是“食利者”,在这个局中,如果资金链没有断裂,他们看似都在“分享”可观收入。


  然而,潜在的风险,却是无法逃避的话题。


  在温州,高利贷不是没有悲剧案例。


  早些年,温州永嘉一家泵阀制造企业的老板,因不堪高利贷连本带利滚到1000多万元的重负,从永嘉出走,在乐清一家小客栈,以服毒方式,结束了自己56岁的生命,也了断了半年多的逃债生涯。


  临终前,他留给一对儿女的遗书只有20余字:“你们自己保重,对你们的妈妈好一点,爸走了。”字字带血,催人泪下。


  民间借贷纠纷明显增多


  民间借贷在高利率背景下的活跃,首先引发的问题,或是相关纠纷案件增多。


,以处理企业间经济纠纷为主,前段时间,庭长鞠海亭已明显感觉到,今年的民间借贷纠纷特别多。


  鞠海亭告诉记者,,今年2月至5月,民间借贷案件的数量明显上升,标的额上升的额度也是非常大。


  温州中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至5月,,比去年同期多出474件。也就是说,温州全市平均每天有近30起民间借贷纠纷产生。有人说,民间借贷日趋活跃,最大的危害,还在于通过“钱生钱”模式,蚕食实体经济创造的价值。


  而在万风看来,眼下的民间借贷,对企业最大的破坏,并不是高利息“分享”了实体经济收益,而是资本直接逐利套利的“诱惑力”,会动摇企业主做好实体经济的决心。


  “他们真会觉得,做实业累死累活还赚不了钱,不如把资金收回来,拿去放贷还方便。”万风说。


  现实中,确实已有这样的例子。


  万风说,他前段时间投资了温州本土一家企业,本来这家企业实体产业做得很好,发展潜力很大。


  后来,这家企业因表现好,获得了一个从事典当行业的机会,而一切,就在这时悄悄转变了。


  这家企业的老板,不再专心于生产经营,而是把很多精力和资金,放到了民间金融领域。


  “他或许觉得,反正都是赚钱。”万风说,话虽这么说,但这家企业就此发展放缓,还是很可惜的。


  易引发“金融脱媒”现象


  在《2011年一季度温州市金融形势分析报告》(下称《报告》)中,记者看到了“金融脱媒”这一说法。


  所谓“金融脱媒”,是指在国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过程中,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而不是通过银行。


  不妨看一下当下状况。据官方调查,民间担保公司的融入利率,一般为月息1.5~2.5%,折合年息18~30%。


  很显然,这种借贷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收益。高息融资对公众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上文提及的“在最合算的投资方式中,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了24.5%”,也愈加证明了这一状况。


  但问题在于,公众参与融资中介机构借贷的资金来源,并不仅限于自有闲置资金,有些甚至通过迂回借贷而来。


  随着高息引发的集资热潮不断扩散,借贷资金链越拉越长,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恶化,极易引发社会风险。


  今年1至2月,温州警方的案情信息显示,温州共发生非法集资案件5起,涉案金额2.7亿元,案均5400万元。


  另外,上文提及的“短贷长用”现象,显然在温州并不鲜见。


  而《报告》提及,高利贷参与垫资还贷,其实暗藏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容易诱发融资市场的逆向选择,使一些并不符合贷款门槛的企业,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而且有可能掩盖风险,并使其在未来某个时期集中爆发,放大银行的系统风险,对区域经济金融稳定造成冲击。


  一损俱损的连环担保


  高利率下的民间借贷活跃,还可能引发一种连环反应,即一旦一个举债过多的企业最终破产倒闭,或老板弃厂跑路,可能会牵涉到数量庞大的直接或间接出借资金的个人和企业。


  温州的高利贷和担保圈息息相关。


  中小企业因为少有抵押物,在向银行融资时,都会要求互相担保,你担保我的贷款,我担保你的贷款。这种“连环保”好比双刃剑,在极大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同时,一旦一家资金断裂发生问题,势必殃及互保企业。


  万风解释,这种以血缘、亲缘和朋友圈为纽带结成的融资担保网络,是把无数企业的资金链拴在一起。


  这种互保模式,曾被看作“抱团发展”,在创业初期功不可没。


  但在银根收紧背景下,企业有时不得不借助高利贷,发展到后来,往往成了风险转嫁和蔓延的途径。


  草根金融需要更加“阳光”


  客观来说,温州民间金融历来活跃,对当地经济发展也不无贡献。


  近年来,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等各类民间金融机构破冰,当地民间金融操作,也已“阳光”了许多。


  然而,当下银根紧缩的“节点”,却让诸如无证担保公司等活跃起来,一些正规担保公司或小额贷款公司也“混水摸鱼”。,似乎再次显现。


  温州银监分局相关人员介绍,就目前情况来看,民间金融市场可能还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而一旦“出事”,相关部门才会坐下来“联席”处理。


  或许,这种机制应尽快提升至“先行介入”。


  上述《报告》提及,“针对当前担保公司非法吸存,企业多元化投融资现象以及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从事资金逐利套利活动的现状,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积极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


  具体做法包括:强化区域金融风险的综合管理,加强对过度融资、房地产信贷和民间融资等问题的分析研究和监测,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风险苗头,及早采取措施化解风险;,防范信贷资金被用于垫资续贷活动;金融机构要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风险识别、排查和控制能力,约束商业银行高管人员道德行为;积极引导各微观主体,提高投融资风险意识,切实增强各方危机意识,密切关注资金流向非实体经济领域引起的潜在风险。


  应该理解为,只有职能部门、银企以及企业主们,都走好自己的路,那些寄生于企业资金链上“食利者”,才会放弃诸多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