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现状

发布时间:2019-08-16 19:47:15


  核心内容: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产生的。境内经济主体与境外经济主体之间以人民币签约、结算并计值度量的对外负债或对外拥有的债权,即跨境人民币债务或债权。下文将作详细分析,小编希望下文内容可以帮助到你。

  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现状

  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是伴随人民币跨境使用而产生的,人民币债权债务始于跨境人民币结算。截至2012年底,全国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6.4万亿元。其中,全国共办理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493.8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3374.9亿元;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已批贷项目金额1011.2亿元,贷款余额437.6亿元;共有100家境外机构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包括18家境外央行、3家国际金融机构、、2家港澳人民币清算行、48家境外参加银行、7家境外保险机构和20家RQFII试点机构,总批复额度为4747亿元。香港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3054亿元,其中内地机构在港累计发债790亿元,财政部在港累计发债570亿元,境外机构在港累计发债1694亿元。菲律宾、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柬埔寨、尼日利亚等已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还有一些国家也有意向。日本已明确表示准备购买65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国债。人民币债权债务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

  一是发展初期产生于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债权债务都相继发生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中,其中以贸易融资最为突出。

  贸易融资包含了信用证、托收、海外代付和跨境信贷融资等与贸易相关的融资形式。这些国际贸易融资为企业提供了多样、便利的融资平台,拓宽了融资渠道。

  二是2011年资本项下的债权债务开始发展。

  为了便利人民币境内外直接投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管理办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明确了境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以人民币来华投资在遵守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向银行申请办理人民币结算业务,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人民币外债实行规模管理。这些办法的出台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资本项下良性循环的渠道。

  三是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双边货币合作不断深化。

  2008年以来我国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总额达16662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俄罗斯签订了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定,与老挝、越南等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边贸本币结算协定,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订了一般贸易本币结算协定。2013年3月7日,,旨在加强双边金融合作,促进两国贸易和投资,共同维护地区金融稳定。互换规模从1500亿元人民币扩大到3000亿元人民币,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为便利双边贸易和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及管理呈现的特点分析

  (一)信贷融资业务发展较快。

  自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以来,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不断创新,融资产品不断丰富,跨境信贷融资业务增长较快。以辽宁为例,2012年全省共办理人民币投融资业务416.6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结算金额3.32亿元,外商直接投资结算金额136.64亿元,其他投资9.14亿元,跨境融资264.5亿元。跨境融资占投融资业务总量的63.5%,占全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42.1%。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境内贷款利率偏高,企业融资成本过大。

  (二)资本项下债权债务发展不平衡,负债不断上升,资产增长迟缓。

  至2012年底,全国资本项目累计收入10853.4亿元,支出5893.1亿元,收入接近支出的2倍。以辽宁为例,至2012年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外商直接投资211.35亿元;境外项目投资6.46亿元,负债是资产的32.7倍。作为资本项下资产的境外项目投资和贷款增长迟缓的主要原因,一是客户群体狭窄,主要是数量较少的境内母公司在境外的部分子公司,适合承贷主体单一。二是管理成本和业务风险相对较高,境内银行还不熟悉相关操作流程。与境内人民币贷款相比,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的管理模式、风险评估迥异,资金划拨、制度差异、信息障碍、、法律适用、合同履行等都会使贷款管理成本和业务风险大大高于境内人民币贷款。三是受信贷规模制约,境内银行可贷资金紧张,将资金投放境外项目的意愿不强。四是境外政府对人民币投资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

  (三)“货币和存款”项下负债增长快于资产。

  一方面基于目前境外人民币交易市场还不发达的现实情况,流出海外的人民币为了实现保值增值,会更多地寻求回流境内,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存款利率水平相对较高,因此通过NRA账户、存款等交易途径流入的人民币则会大于流出,反映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就是“货币和存款”项下负债的增加。此外,由于当前人民币结算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境内居民将人民币存放境外的需求不大,造成“货币和存款”的资产增长较慢。

  (四)与外币债权债务相比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的管理逐渐宽松。

  与外币债权债务相比,人民币债权债务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目前的管理较为宽松,管理现状如下:一是没有管制的事项。企业贸易信贷、银行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产生人民币对外负债不实施额度管理,只要有真实交易背景均可办理;境内银行吸收非居民人民币存款业务在遵守有关利率等政策条件下没有其他限制。二是需要事前审批的事项。、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审批同意;;、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同意;境内经济主体或居民到境外投资需要事前审批;境内金融机构境外人民币项目贷款需要事前审批。三是没有明确受管理的事项。对于个人的跨境人民币负债交易尚未出台管理办法。

  发展人民币债权债务的比较优势

  无论债权还是债务,对债权人来说都是持有的资产,对债务人来说都是负债。当一种货币升值预期强烈时,将来债权人持有的资产会因升值而增值,人们就乐于持有这种货币表示的资产,反之亦然;而对债务人的情况则不同,当一种货币升值预期强烈时,债务人的负债成本会上升,债务人倾向于选择预期贬值的货币,以降低筹资成本和利息支出。当然境内外的利率和汇率差异也是决定债权人或债务人选择何种货币的重要因素。

  债权债务本币化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利于增加投资、促进贸易、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促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等。从宏观层面看,债权债务本币化为中国打通了一条通向境外输出流动性的主要渠道,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多“绑架”货币政策的局面,增强货币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有效提升境内银行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本币债权债务可避免货币错配,提高外债的对外偿付能力。从微观层面看,有助于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因此,债权债务本币化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跨境人民币债权债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解药难寻,新兴国家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仍未走出低谷,消费需要不足,高收益投资产品匮乏。在风险可控和稳步推进的前提下,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渐或完全可兑换以及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必然的客观趋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人民币在全球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会大大提升,积极稳妥地发展人民币债权债务,替代外币债权债务,降低美债持有的比例,特别是人民币债权债务比例的上升和品种的丰富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