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的风险有多大?
发布时间:2019-08-19 20:44:15
改革三十多年来,、地方政府公司化倾向一直存在。大量官商不分、政企合一、以公权力为后盾“经营城市”的所谓企业再度出现,不仅与通过改革行政体制、转变职能、,更是为深化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重新制造障碍。
微观层面的风险
关于地方融资平台,一旦投资项目收益无法清偿债务,可能会产生拖欠,而向其贷款的债权人——包括银行、信托或其他非金融机构乃至个人,便积累不良资产,可能诱发债务危机。
其实,仅从微观角度看,地方债务的所谓风险并不足惧。首先,以宏观经济指标衡量,如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亚洲国家或地区普遍超过50%,欧洲各国都超过100%。,仍不足50%。在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下,这一债务规模风险应该说不太大。同时,中国有相当高的储蓄率和高额的银行存款,即使政府进行债务发行,依靠国内资源即可完成融资,不必向海外投资者举借。况且,中国每年还有高额的经常项目账户盈余和外汇储备。
其次,以全社会资产负债关系衡量,除了拥有总额达35万亿元?2008年底的国有企业资产、还有80万亿元的国有金融企业资产之外,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政府代表国家,行使着为数甚巨的自然资源类产业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所有权价值,保守估计有50万亿—100万亿元之巨。再加上每年占GDP30%以上的财政分配比例?。上述资产和收入价值,成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强大物质基础。这就是说,从“资产——负债”意义上的风险衡量,在目前中国政治体制和民商事社会中,微观主体——无论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其平台公司,也不存在支付危机和破产风险。
最新资讯
-
03-17 1
-
08-25 1
-
09-10 0
-
01-04 1
-
08-05 0
-
08-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