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发布时间:2019-08-11 06:03:15


2004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1月24日

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目标,积极推进创建文明城市进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创新思路,统筹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注1)

一、综 合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注2)1618.9亿元,增长15.6%。第一产业增加值118.7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742.4亿元,增长19.8%;第三产业增加值757.8亿元,增长13.0%。人均生产总值27610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3338.6美元),可比增长14.1%。

经济运行质量提高。2004年,全市社会劳动生产率45158元/人,增长14.6%(劳动生产率按就业人口计算)。各项税收总额206.8亿元,增长18.8%,高于GDP增幅3.2个百分点,占生产总值比重12.77%,提高0.0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全市境内财政总收入377.8亿元,增长18.9%。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04亿元,可比增长20.9%(注3)。

经济结构调整有新进展。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末的7.6:44.6:47.8变化为7.3:45.9:46.8,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604.3亿元,增长19.6%,占GDP的比重37.3%,提高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率40.2%,提高3.2个百分点;经济外向度15.6%,提高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28%,提高2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注4)。全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9.5亿元,增长13.5%,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为39.5%。旅游业增势良好。泉水持续喷涌和重大赛事带动了旅游业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217.9万人次,增长27.6%,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0.7万人次,增长59.3%。旅游总收入94.1亿元,增长30.7%,其中国际旅游创汇3698万美元,增长54.3%。商务服务业方兴未艾。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75.0亿元,增长15.0%,其中:举办展会70场,营业收入0.65亿元,增长16.1%。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信息产业增加值210.9亿元,增长14.5 %;其中软件业销售收入78.0亿元,增长30.0%;电话主线普及率43.0线/百人,增长22.4 %;移动电话普及率39.7部/百人,增长32.1%;互联网普及率14.1户/百人,增长4.4 %;家庭宽带网普及率19.8%,增加4.2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攀升,工业品出厂价格升幅较大。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2.5%。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居住(注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衣着类,分别上涨7.4%、4.6%、3.7%、0.8%和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2.7%、2.4%和0.3%;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6.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升16.4%。

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58.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9%。其中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13.3万人,增长2.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5.9万人,增长4.4%。再就业工程取得新进展,全年通过多种途径安排就业再就业11.88万人,其中安置困难群体1.1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9%。

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平安济南”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408起,提高4.2%,刑事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破获经济案件450起,挽回经济损失6768.4万元,维护了经济秩序。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事故总量呈下降态势。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265起,下降9.1%,死亡496人,下降7.1%。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经济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有待转变;外向经济依然薄弱;就业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协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社会保障体系尚需完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均衡增长。全市年末户籍总人口590.08万人,比上年增长1.29%。全市男女性比例为102:100。全市人口出生率10.3‰,上升0.8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5‰,下降0.8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8‰,上升1.72个千分点。人口机械增长率11.0‰,与去年基本持平。市区净迁入人口6.74万人,下降21%;2004年末暂住人口62.21万人,比上年增加1.58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854元,增长11.4%。其中:,增长8.1%;省属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4863元,增长21.6%;市属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54元,增长11.1%;县及县以下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3079元,增长8.8%(注9)。2004年,城市市区居民(非农业)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005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98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4116元,增长13.7%,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缩小。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1540元,增长19.9%,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1521元,增长12.7%,外出务工收入397元,增长16.8%。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581元,增长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71元,增长6.2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43元,增长9.8%。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居民消费更注重消费质量,休闲娱乐享受型消费发展迅速,人均休闲娱乐等服务支出800元,增长19.7%,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9.3%,提高1.3个百分点。城市恩格尔系数(注10)32.5%,农村恩格尔系数40.9%。

注:1. 2004年统计数据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正式数据以出版的《济南统计年鉴-2005》为准。

2. 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率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3. 按省财政口径统计境内财政总收入包括了预算外收入和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比原口径统计的地域财政收入多出62.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月报数,非最终决算数据。

4. 现代服务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交流与技术推广服务业,教育,卫生,体育,娱乐业。

5. 居住项目包括建筑材料、房租、水、电和燃料等。

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7.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工业经济效益各个方面在数量上总体水平的一种特殊相对数,是反映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综合指标。、发改委、经贸委确定的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七项指标及计算公式计算。

8. 指批发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以上和零售业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

9.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不含离岗人员。

10.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