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投保货物沉海,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发布时间:2019-08-25 08:01:15
湖北保险史上最大单笔保险理赔案
2006年5月3日,印度洋上一场暴风雨,掀翻了希腊籍万吨远洋货轮“亚历山德罗斯·T”号。当时,这艘船正驰往中国,船上载着武钢从巴西进口的15.5万吨铁矿石,价值933万美元。
由此,引发了湖北保险史上最大的单笔赔付案。
2007年4月16日,太平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海平,将此案最后一笔赔付款——一张408万美元的支票交到武钢集团国贸公司总经理孙文东手中。这一天,距案发不到一年时间。
货运险案情回放
印度洋风暴掀翻远洋轮
去年5月3日下午,时值五一黄金周,可太平保险湖北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太平”)理赔部负责人吴琪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她刚刚接到同事转来的报案电话,“运载武钢铁矿石的货轮在南非附近发生了海难,可能要赔钱。”
自2003年以来,湖北太平就承担了武钢大量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保险,以前也出过4次铁矿石毁损事故,但均发生在内河,每次赔付额也就几十万元人民币。而这一次,如果货物全部损毁,太平保险就得赔付9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00万元。
事关重大,当时正在宜昌出差的吴琪,连夜赶回武汉。但此刻,她心中还是存有侥幸心理,“不会这么巧吧?”
第二天,媒体刊发消息:希腊籍万吨远洋散装货轮“亚历山德罗斯·T”号,于当地时间2006年5月3日晚8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在距离南非艾尔弗雷德港285海里的水域(属印度洋海域),遭遇暴风雨。当时海上浪高4至5米,船体断裂成两半,随即沉没。船上载有武钢从巴西进口的15.5万吨铁矿石,4月14日从巴西启航,驶往中国。33名船员中大部分为菲律宾人,只有7人获救,其余26人失踪。
看到消息,吴琪内心十分沉重,“船沉了,货没了,保险公司该站出来了。”
货物运输保险理赔
“快速”赔付933万美元
“这么一大笔钱,要找保险公司索赔,可能很麻烦,不知道要拖多长时间才能结案。”武钢国贸商运部副经理梁新舟告诉记者,得知海难消息后,他当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多长时间才能拿到赔款?
因为按照行规,无论多少金额的赔付,都需要搜集相关证明,确定事故责任归属,保险公司才能赔款。而涉及到海难的事故,花上5-8年时间才结案,在保险业,也是很平常的现象。
这起海难发生在南非公海,货轮完全沉没海底,获救的菲律宾船员也回了菲律宾。也就是说,既没有物证,也没有人证,而南非方面也迟迟未能出具海事报告。如何能尽快查清事故原因,确定责任归属?这是摆在湖北太平面前的最大困难。
湖北太平总经理奚新国介绍,为了不影响武钢的正常运营,该公司立刻成立了理赔专班,一方面花了100万人民币,委托英国一家专门从事大型保险事故损失调查、估算的国际检验公司“CTC”,赴南非事故地点进行查勘定损;另一方面,公司拿出125万美元,于去年8月,向武钢垫付了第一笔赔款。
去年底,CTC的检验有了结论:船体断裂是沉船的直接原因。这意味着,此次沉船事故,与武钢毫无关系,按投保约定,湖北太平需向武钢支付全额损失933万美元。
今年3月8日、4月16日,湖北太平分别向武钢支付了400万、408万美元的赔款,对武钢来说,这个案子基本上结了。而对湖北太平来说,这只是开始。
奚新国介绍,由于太平保险具有多年海外保险的经验,其承保的高风险标的,一般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分散风险,以保证公司的稳健经营。
武钢国贸的这一单业务,该公司就专门在伦敦劳合社(国际再保险人市场),为其特制了一款分保合同,一旦出现意外,国际再保人将分摊90%的风险。
太平保险现已向武钢支付全额赔款,按照分保合同,太平保险可向国际再保人申请“摊回”保费。但其手续相当复杂,目前这一工作才刚刚启动。
货运险案例启示
1.9万美元化解933万美元风险
天有不测风云,企业经营更是风险莫测。
武钢为这船进口铁矿石缴纳的保费仅1.9万美元,却成功化解了价值933万美元的风险,正如武钢国贸商运部副经理梁新舟所说的那样,“保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保证了经营的稳定性。”
”武钢巨额进口铁矿石海损事故赔案的发生,说明了保险企业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得知此案后,阮成发副省长特别批示要求,企业要学会运用保险力量,分散风险。
据了解,去年全省工矿企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12起,死亡590人,受伤2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094.24万元,同比上升34.41%。
与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省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保险资深人士介绍,一些企业的风险意识较差,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没有风险意识,从不购买保险。而有些企业虽与保险公司签下合约,心中却划拉着“等出险再交钱,没出险就不交”的小算盘,迟迟不支付保费;相比之下,外企、发展较好的国企,风险意识普遍较好,一旦启动某项目,他们会首先考虑买保险。
“保险是一种互助形式,我帮人人,人人帮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教授、博导刘冬姣认为,企业不能在出事后才想到保险,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应当树立保险意识,积极投保,保险公司至少能帮其化解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就会倾家荡产、全军覆没。
2006年5月3日,印度洋上一场暴风雨,掀翻了希腊籍万吨远洋货轮“亚历山德罗斯·T”号。当时,这艘船正驰往中国,船上载着武钢从巴西进口的15.5万吨铁矿石,价值933万美元。
由此,引发了湖北保险史上最大的单笔赔付案。
2007年4月16日,太平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罗海平,将此案最后一笔赔付款——一张408万美元的支票交到武钢集团国贸公司总经理孙文东手中。这一天,距案发不到一年时间。
货运险案情回放
印度洋风暴掀翻远洋轮
去年5月3日下午,时值五一黄金周,可太平保险湖北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北太平”)理赔部负责人吴琪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她刚刚接到同事转来的报案电话,“运载武钢铁矿石的货轮在南非附近发生了海难,可能要赔钱。”
自2003年以来,湖北太平就承担了武钢大量进出口货物的运输保险,以前也出过4次铁矿石毁损事故,但均发生在内河,每次赔付额也就几十万元人民币。而这一次,如果货物全部损毁,太平保险就得赔付9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00万元。
事关重大,当时正在宜昌出差的吴琪,连夜赶回武汉。但此刻,她心中还是存有侥幸心理,“不会这么巧吧?”
第二天,媒体刊发消息:希腊籍万吨远洋散装货轮“亚历山德罗斯·T”号,于当地时间2006年5月3日晚8时(比北京时间晚6小时),在距离南非艾尔弗雷德港285海里的水域(属印度洋海域),遭遇暴风雨。当时海上浪高4至5米,船体断裂成两半,随即沉没。船上载有武钢从巴西进口的15.5万吨铁矿石,4月14日从巴西启航,驶往中国。33名船员中大部分为菲律宾人,只有7人获救,其余26人失踪。
看到消息,吴琪内心十分沉重,“船沉了,货没了,保险公司该站出来了。”
货物运输保险理赔
“快速”赔付933万美元
“这么一大笔钱,要找保险公司索赔,可能很麻烦,不知道要拖多长时间才能结案。”武钢国贸商运部副经理梁新舟告诉记者,得知海难消息后,他当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多长时间才能拿到赔款?
因为按照行规,无论多少金额的赔付,都需要搜集相关证明,确定事故责任归属,保险公司才能赔款。而涉及到海难的事故,花上5-8年时间才结案,在保险业,也是很平常的现象。
这起海难发生在南非公海,货轮完全沉没海底,获救的菲律宾船员也回了菲律宾。也就是说,既没有物证,也没有人证,而南非方面也迟迟未能出具海事报告。如何能尽快查清事故原因,确定责任归属?这是摆在湖北太平面前的最大困难。
湖北太平总经理奚新国介绍,为了不影响武钢的正常运营,该公司立刻成立了理赔专班,一方面花了100万人民币,委托英国一家专门从事大型保险事故损失调查、估算的国际检验公司“CTC”,赴南非事故地点进行查勘定损;另一方面,公司拿出125万美元,于去年8月,向武钢垫付了第一笔赔款。
去年底,CTC的检验有了结论:船体断裂是沉船的直接原因。这意味着,此次沉船事故,与武钢毫无关系,按投保约定,湖北太平需向武钢支付全额损失933万美元。
今年3月8日、4月16日,湖北太平分别向武钢支付了400万、408万美元的赔款,对武钢来说,这个案子基本上结了。而对湖北太平来说,这只是开始。
奚新国介绍,由于太平保险具有多年海外保险的经验,其承保的高风险标的,一般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分散风险,以保证公司的稳健经营。
武钢国贸的这一单业务,该公司就专门在伦敦劳合社(国际再保险人市场),为其特制了一款分保合同,一旦出现意外,国际再保人将分摊90%的风险。
太平保险现已向武钢支付全额赔款,按照分保合同,太平保险可向国际再保人申请“摊回”保费。但其手续相当复杂,目前这一工作才刚刚启动。
货运险案例启示
1.9万美元化解933万美元风险
天有不测风云,企业经营更是风险莫测。
武钢为这船进口铁矿石缴纳的保费仅1.9万美元,却成功化解了价值933万美元的风险,正如武钢国贸商运部副经理梁新舟所说的那样,“保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保证了经营的稳定性。”
”武钢巨额进口铁矿石海损事故赔案的发生,说明了保险企业发挥经济补偿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得知此案后,阮成发副省长特别批示要求,企业要学会运用保险力量,分散风险。
据了解,去年全省工矿企业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12起,死亡590人,受伤234人,直接经济损失达9094.24万元,同比上升34.41%。
与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现状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我省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保险资深人士介绍,一些企业的风险意识较差,大部分私营企业主,都没有风险意识,从不购买保险。而有些企业虽与保险公司签下合约,心中却划拉着“等出险再交钱,没出险就不交”的小算盘,迟迟不支付保费;相比之下,外企、发展较好的国企,风险意识普遍较好,一旦启动某项目,他们会首先考虑买保险。
“保险是一种互助形式,我帮人人,人人帮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保险系教授、博导刘冬姣认为,企业不能在出事后才想到保险,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应当树立保险意识,积极投保,保险公司至少能帮其化解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带来的风险。对中小企业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一旦发生意外,很可能就会倾家荡产、全军覆没。
最新资讯
-
08-11 1
-
08-09 1
-
08-10 1
-
12-23 1
-
08-22 0
-
08-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