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保公司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的进步意义及不足
发布时间:2019-08-06 15:46:15
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的发布、实施,具有以下几点进步意义:
一、填补了我国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的空白 物流责任保险是广大物流企业迫切需要的一种综合责任保险,由于世界范围内对于 “物流”缺乏统一定义,物流服务内容有所不同,缺乏承保物流企业责任保险的经验,所以国内外保险公司对于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都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人保公司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吸收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率先推出物流责任保险条款,填补了我国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的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初步满足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基本责任保险需求 该条款沿用了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关于“物流”的定义,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服务环节,与现阶段我国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主要物流服务内容相一致,覆盖了我国物流企业实现服务基本功能过程中因过失而依法应当承担的绝大部分货物损失赔偿责任,初步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物流服务企业的基本责任保险需求。
三、简化了物流企业投保责任保险的手续,节约了保险费用 过去,我国物流企业要想通过保险方式分散、转嫁责任风险,必须根据其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内容,分别投保承运人责任险、仓储保管人(受托人)责任险、货运代理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险种,并按各险种分别确定保险责任限额,交纳保险费用。不仅各险种衔接困难,难以覆盖主要业务责任风险,而且按各险种计算的保险责任限额较低,累计保险费用高昂,手续复杂。该条款的出台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丰富了保险产品品种,拓展了物流保险市场 中国人保公司在推出物流货物保险条款的同时,推出了物流责任保险条款,分别满足了物流货物所有人和物流服务企业的保险需求,丰富了自身的保险产品品种,拓展了物流保险市场,不仅扩大该公司的责任保险市场份额,而且会增加其保险费用收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但是,该条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加以改进将会更好。
一、物流保险责任范围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该保险条款,保险人仅承保被保险人在物流业务过程中,由于火灾、爆炸、运输工具发生碰撞、出轨、倾覆、坠落、搁浅、触礁、沉没、碰撞、挤压导致的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装卸人员违规装卸、搬运等五种原因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不包括被保险人因上述原因而给第三者造 成的人身伤亡或其他财产损失。从引起被保险人赔偿责任的环节来看,基本限于被保险人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货物过程中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而不包括被保险人在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服务过程中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 该条款,只在附加投保错发、错运费用损失险、流通加工、包装责任险情况下,才承保信息系统故障导致信息处理错误造成物流货物错发目的地的费用损失和对物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包装造成的第三者财产损失。只在被保险人附加投保流通加工、包装责任保险情况下,才承保被保险人在承保地域范围内对物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包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物流货物的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风险。相反,明确规定了二十多项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损失、费用和责任,。这就不能充分满足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物流企业的责任保险需求。
二、列举的物流货物损失原因有些笼统且数量有限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物流至少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服务功能。物流企业在实现这些功能过程中,都存在若干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或费用损失,依法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该条款仅列举了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服务过程中造成物流货物损失的五种原因,没有列举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服务过程中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和费用损失的情形,没有全面体现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服务过程中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和费用损失的情形以及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民事赔偿责任风险。名称和内容存在一定差距。
三、部分条款内容表述容易产生争议 该条款在第四条概括规定“被保险人在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物流货物的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由保险人根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的同时,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条分别规定了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损失、费用和责任。没有给出“故意”、“重大过失”、“过失”的定义,除了第六条规定“被保险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以外,其他几条并未限定被保险人造成损失、费用和责任行为的过错程度。其中,第四、第七、第九条列举的损失、费用和责任的原因,就被保险人的过错程度而言,多数存在故意、重大过失和过失三种可能,是否第四条项下因被保险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绝对不负责赔偿;是否第七条、第九条项下因被保险人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是否因被保险人租用的运输、装卸工具不适合运输、装载物流货物,被保险人租用仓储设施不具备存储条件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从有关条文内容中难以得出明确答案。 就附加险条款而言,由于附加盗窃责任险条款并未区分物流企业内部职工盗窃和其他人员盗窃;错发、错运费用损失险条款也未区分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系统故障和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信息系统故障;附加流通加工、包装责任险款亦未区分被保险人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伤亡或财产损失行为的过错程度,对于上述附加险项下的保险人赔偿责任范围较为模糊,实践中容易发生争议。
四、计收保费依据可以更科学、合理一些 该条款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物流货物损坏及灭失发生概率的差异、不同物流服务企业运输、储存、配送物流货物种类的差异、物流货物自身价值与物流服务费用无必然比例关系、保险费用与保险人的赔偿责任限额密切相关等实际情况,一改责任保险的传统做法,没有按照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限内的累计赔偿责任限额和单次保险事故赔偿责任限额两个重要指标来确定向被保险人收取的保费,而是按照被保险人的营业收入来计收保费,这不太符合我国物流企业实际情况。高昂的物流责任保险费用,增加了物流企业的成本,难以达到开发物流责任保险险种的本来目的,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保险险种的推广。划与回顾”。通过对经理人以往能力的回顾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包括拓宽管理视野、MBA项目和跨部门的发展等,以提高经理人的素质保证它的发展。计划管理之外的夹缝中间成长出来的,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打压,在逆境之中谋生,生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基本上是小规模的分散式经营,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机会,缺乏竞争能力。我们不妨把原来的物流企业分成圈内和圈外两类企业来加以概括,圈内的企业没有市场竞争意识,圈外的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到现在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更不用说有能够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相抗衡的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形势下,物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专业手段方面的差距。 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国的物流企业既有先天的缺陷,又有后天的失调,专业手段相当落后。一个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差,正如解放初期其他重要的社会经济要素一样,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是立足于实现自给自足而建设起来的,发展基础非常薄弱,公路和铁路网络不发达,港口数量不足,内河航运极度拥挤,落后的电信通讯,有限的仓储能力等等,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冲破了原来的制度性约束,物流基础设施才有了巨大的改善。物流因为长期以来物流企业得不到发展,就企业内部生产手段而言,自然也就相当简陋了,破房旧车,艰难运行,这种状况在国内物流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物流公司没有自动化立体仓储设备,没有GPS导航运输车,更没有专用的商务网络。缺乏这些现代化的专业工具和必要手段,怎么能够去从事现代物流的服务呢?
六、专门人才方面的差距。 我们的物流公司基本是从运输业和仓储业转化过来的,显然,既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又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经营人才。专业人才的短缺,同样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为培养专业人才,专设了物流学院,还有深造硕士的专业课程,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一、填补了我国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的空白 物流责任保险是广大物流企业迫切需要的一种综合责任保险,由于世界范围内对于 “物流”缺乏统一定义,物流服务内容有所不同,缺乏承保物流企业责任保险的经验,所以国内外保险公司对于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都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人保公司适应我国现代物流发展需求,吸收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率先推出物流责任保险条款,填补了我国物流企业综合责任保险的空白,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初步满足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基本责任保险需求 该条款沿用了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关于“物流”的定义,涉及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各个物流服务环节,与现阶段我国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的主要物流服务内容相一致,覆盖了我国物流企业实现服务基本功能过程中因过失而依法应当承担的绝大部分货物损失赔偿责任,初步满足了现阶段我国物流服务企业的基本责任保险需求。
三、简化了物流企业投保责任保险的手续,节约了保险费用 过去,我国物流企业要想通过保险方式分散、转嫁责任风险,必须根据其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内容,分别投保承运人责任险、仓储保管人(受托人)责任险、货运代理责任险、公众责任险等责任险种,并按各险种分别确定保险责任限额,交纳保险费用。不仅各险种衔接困难,难以覆盖主要业务责任风险,而且按各险种计算的保险责任限额较低,累计保险费用高昂,手续复杂。该条款的出台基本解决了这些问题。
四、丰富了保险产品品种,拓展了物流保险市场 中国人保公司在推出物流货物保险条款的同时,推出了物流责任保险条款,分别满足了物流货物所有人和物流服务企业的保险需求,丰富了自身的保险产品品种,拓展了物流保险市场,不仅扩大该公司的责任保险市场份额,而且会增加其保险费用收入,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但是,该条款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果加以改进将会更好。
一、物流保险责任范围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该保险条款,保险人仅承保被保险人在物流业务过程中,由于火灾、爆炸、运输工具发生碰撞、出轨、倾覆、坠落、搁浅、触礁、沉没、碰撞、挤压导致的包装破裂或容器损坏、装卸人员违规装卸、搬运等五种原因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不包括被保险人因上述原因而给第三者造 成的人身伤亡或其他财产损失。从引起被保险人赔偿责任的环节来看,基本限于被保险人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货物过程中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而不包括被保险人在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服务过程中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 该条款,只在附加投保错发、错运费用损失险、流通加工、包装责任险情况下,才承保信息系统故障导致信息处理错误造成物流货物错发目的地的费用损失和对物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包装造成的第三者财产损失。只在被保险人附加投保流通加工、包装责任保险情况下,才承保被保险人在承保地域范围内对物流货物进行流通加工、包装,造成使用、消费或操作该物流货物的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伤亡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风险。相反,明确规定了二十多项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损失、费用和责任,。这就不能充分满足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物流企业的责任保险需求。
二、列举的物流货物损失原因有些笼统且数量有限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物流至少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服务功能。物流企业在实现这些功能过程中,都存在若干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或费用损失,依法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该条款仅列举了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服务过程中造成物流货物损失的五种原因,没有列举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服务过程中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和费用损失的情形,没有全面体现物流服务企业在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服务过程中因过失造成物流货物本身和费用损失的情形以及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民事赔偿责任风险。名称和内容存在一定差距。
三、部分条款内容表述容易产生争议 该条款在第四条概括规定“被保险人在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物流货物的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由保险人根据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的同时,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条分别规定了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损失、费用和责任。没有给出“故意”、“重大过失”、“过失”的定义,除了第六条规定“被保险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以外,其他几条并未限定被保险人造成损失、费用和责任行为的过错程度。其中,第四、第七、第九条列举的损失、费用和责任的原因,就被保险人的过错程度而言,多数存在故意、重大过失和过失三种可能,是否第四条项下因被保险人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绝对不负责赔偿;是否第七条、第九条项下因被保险人过失行为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是否因被保险人租用的运输、装卸工具不适合运输、装载物流货物,被保险人租用仓储设施不具备存储条件造成的物流货物损失,保险人负责赔偿,从有关条文内容中难以得出明确答案。 就附加险条款而言,由于附加盗窃责任险条款并未区分物流企业内部职工盗窃和其他人员盗窃;错发、错运费用损失险条款也未区分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系统故障和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的信息系统故障;附加流通加工、包装责任险款亦未区分被保险人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疾病、伤亡或财产损失行为的过错程度,对于上述附加险项下的保险人赔偿责任范围较为模糊,实践中容易发生争议。
四、计收保费依据可以更科学、合理一些 该条款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物流货物损坏及灭失发生概率的差异、不同物流服务企业运输、储存、配送物流货物种类的差异、物流货物自身价值与物流服务费用无必然比例关系、保险费用与保险人的赔偿责任限额密切相关等实际情况,一改责任保险的传统做法,没有按照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期限内的累计赔偿责任限额和单次保险事故赔偿责任限额两个重要指标来确定向被保险人收取的保费,而是按照被保险人的营业收入来计收保费,这不太符合我国物流企业实际情况。高昂的物流责任保险费用,增加了物流企业的成本,难以达到开发物流责任保险险种的本来目的,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保险险种的推广。划与回顾”。通过对经理人以往能力的回顾和评估,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包括拓宽管理视野、MBA项目和跨部门的发展等,以提高经理人的素质保证它的发展。计划管理之外的夹缝中间成长出来的,一开始就处处受到打压,在逆境之中谋生,生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基本上是小规模的分散式经营,不可能有大的发展机会,缺乏竞争能力。我们不妨把原来的物流企业分成圈内和圈外两类企业来加以概括,圈内的企业没有市场竞争意识,圈外的企业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到现在我国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更不用说有能够与国际大型物流公司相抗衡的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形势下,物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专业手段方面的差距。 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国的物流企业既有先天的缺陷,又有后天的失调,专业手段相当落后。一个是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差,正如解放初期其他重要的社会经济要素一样,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是立足于实现自给自足而建设起来的,发展基础非常薄弱,公路和铁路网络不发达,港口数量不足,内河航运极度拥挤,落后的电信通讯,有限的仓储能力等等,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冲破了原来的制度性约束,物流基础设施才有了巨大的改善。物流因为长期以来物流企业得不到发展,就企业内部生产手段而言,自然也就相当简陋了,破房旧车,艰难运行,这种状况在国内物流企业中是非常普遍的。物流公司没有自动化立体仓储设备,没有GPS导航运输车,更没有专用的商务网络。缺乏这些现代化的专业工具和必要手段,怎么能够去从事现代物流的服务呢?
六、专门人才方面的差距。 我们的物流公司基本是从运输业和仓储业转化过来的,显然,既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又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更缺乏既懂管理又熟悉业务的经营人才。专业人才的短缺,同样是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新加坡为培养专业人才,专设了物流学院,还有深造硕士的专业课程,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最新资讯
-
08-20 0
-
08-18 1
-
12-27 1
-
11-08 0
-
08-29 1
-
08-3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