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发布时间:2019-08-18 20:43:15


-->   

【中文标题】: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颁布单位】:
【批准日期】:2008年09月03日
【发布日期】:2008年09月18日
【实施日期】:2008年09月18日
【时 效 性】:现行有效
【法规类型】:行政法规

【重点解读】

——制定动因
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自公布施行以来,对于规范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用人单位增强了依法用工的意识,提高了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但是,劳动合同法施行以来,社会有关方面对该法的一些规定在理解上存在分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是“铁饭碗”、“终身制”;二是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是否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经济补偿和赔偿金是否同时适用。为了澄清这些问题,同时使劳动合同法更具有操作性,有必要在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条例。

——三大热点

解除劳动合同
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最受关注的内容是新增的第18条,其中列出了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13种情形。据介绍,之所以增加第18条,主要是为了在立法上达到平衡、缓解劳资双方对立情绪的目的。

★企业成本
《劳动合同法》和实施条例实施后,部分企业担心相关规定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专家表示,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的因素很多,包括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产品退税率的下调以及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等,用工成本上升只是其中之一。而在两法中,涉及企业用工成本的内容主要是,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之后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以及对劳动者的试用期工资确定了最低标准,而这两部分只涉及少部分劳动者,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有限。

★经济补偿 细化五方面具体规定
实施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配套行政法规,在坚持《劳动合同法》原则基础上,对经济补偿制度做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规定:一是明确了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关系;二是明确了经济补偿与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关系;三是明确了计算经济补偿的工资基数;四是明确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依法终止要支付经济补偿;五是明确将劳务派遣纳入了经济补偿制度。这些规定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详细

【重要作用】

《条例》是《劳动合同法》的重要配套行政法规,它的公布施行,对于进一步推进《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消除疑虑与分歧,统一社会各界的思想认识。《条例》坚持了《劳动合同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对社会上存在误解的条款作出了明确规定,既进一步体现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又注重实现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有利于更好地帮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全面准确理解和执行《劳动合同法》。

  二是有利于增强劳动合同制度的可操作性。《条例》对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条款作了细化,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作出了补充规定和必要的衔接,有利于《劳动合同法》正确实施,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全面贯彻落实法律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三是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体系。《条例》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重要配套法规,它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合同制度建设中的又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在建设以《劳动合同法》为基础,、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为配套的劳动合同制度法律法规体系进程中迈出了新的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