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制度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解“压”

发布时间:2019-08-26 00:13:15


  没有土地、没有设备的武汉璟泓万方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近日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向武汉一家商业银行质押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近年来,武汉市在加快促进知识产权拥有量增加的同时,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与金融的对接,初步破解了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

  武汉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董宏伟介绍,随着制度创新体系的逐步完善,全市已有6家银行与知识产权局签订向中小科技企业授信的协议,授信总额已超过50亿元。去年,全市有40多家中小企业先后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和商标权质押贷款2.2亿元,相当于上一年所获贷款总额的10倍。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为“贷款难”问题。董宏伟介绍说,特别是科技服务型中小企业因缺乏固定资产等抵押物贷款尤其困难。

  为解决这一难题,武汉市从2004年开始探索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模式,取得一定的突破。由于相关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和贷款失败变现困难的问题,一些银行选择了中介担保贷款的方式。这一方式虽解决了部分企业的融资问题,但因其成本过高,风险较大而鲜有人问津。

  近年来,武汉市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加强与金融、工商、、财政等部门合作,在贷款的过程中除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评估外,还对企业的管理团队、市场前景进行全面考察,省却担保环节直接质押贷款。在此基础上,武汉市还通过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搭建知识产权的流转平台,解决了银行贷款的后顾之忧,受到银行的普遍欢迎。

  去年,武汉市知识产权局还联合财政部门出台政策,对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企业给予30%的贷款贴息支持。这一做法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放大了有限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提高了银行、中介机构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

  越来越多中小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带来的财富升值效应,反过来促进武汉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申请专利5.76万余件,获专利授权2.92万余件,分别是“十五”期间的3.1倍和3.6倍;商标注册量和软件作品登记量分别达到了4.47万余件和3755件,均有大幅度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