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航运为依托的物流模式分析
发布时间:2020-01-03 08:48:15
物流企业是为各类用户从事各种后勤保障活动的经营单位,是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性质的经营单位。物流企业的范畴较广,其中包括经营各种货运站(中转站)、集装箱码头(多式联运中转站)、车站、港口、机场、各种物流设施、配送中心、仓库、各种货物运输方式及多式联运、各个物流要素以及货运代理、配载服务、物流信息服务等企业。其中,第三方物流是指物流企业(经营者)既不是物料、物品的所有者、销售者(代销一般不在此列)、也不是消费者、用户企业,而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并与用户建立现代经济关系的物流经营者。
航运企业是指下列四种企业:船舶运输公司、船舶代理公司、船舶承运人和船舶保理公司。运输是物流运作中的主要环节,航运是五大运输方式之一,是国际间大宗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物流的不断升温,以航运为依托的物流企业异军突起是情理之中的选择。由于航运企业自己既不是物料、物品的所有者、销售者(代销一般不在此列)、也不是消费者、用户企业,因此,航运企业所从事的物流是第三方物流。
我国已加入wto,国内运输企业面临国外企业激烈的竞争压力,又恰逢国内汽车运输企业结构调整,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在政策上加以重点扶持。时下,航运企业借着政策扶持和物流业热火的“东风”纷纷向物流企业转型。但航运企业不应盲目地向物流企业转型,只有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才能在向物流企业转型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优点
1.行业特色带来的系统优势
物流活动最大的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消耗,降低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更重要的是在于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运输是物流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由于航运企业的行业特色,使得大宗、远距离和国际间的货物运输主要依靠航运企业来承担。航运企业经过长期地经营,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庞大的运输网络,这种网络可以很好地适应“全球制造”的环境。航运企业可以通过与制造商建立供应链关系,在运输网络中通过班轮运输等运输方式,对“全球制造”的各种等零部件进行运输,包装,甚至加工等服务,来增加其价值。
因此,航运企业转向物流企业能给顾客带来协同效应。航运企业在通关方面具有的优势使得航运企业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服务水准。航运企业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意味着客户可以减少货物转手的手续及相关的成本。
2. 人员优势
航运企业在沿海城市及枢纽城市一般都有自己的代理机构,这些机构的职员深谙通关手续以及运输代理业务,并且拥有自己稳定的客户群。由于物流是依托于运输的,因此,航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后,这些机构凭借自己已有的客户群及人员优势,易于使自己的营销网络进一步扩大。从而在市场份额中占据先机。
3. 有利于开展国际市场,发展国际物流
航运企业是国际间货物运输的主要承担者。随着中国加入 wto,中国与其他成员国间的货物流通将大大增加。由于航运企业的行业特色使它在世界各主要港口都有自己的代理,因此,航运企业能够利用已有的客户网络在国际物流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由于体制不同使得外商都希望选择一家中方企业作为下游。由于航运企业在国际间货物流通中的窗口作用,因此,便成了外商的首选。
4. 提高抗风险和竞争能力
航运企业向物流企业转型使自己的经营趋于多元化,这是符合大公司的发展趋势的。介入物流业后,航运企业的经营模式可称为“主营突出、多角化经营”的企业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航运企业从事物流企业意味着自己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对于货到付款的合同来说,用户是自己的直接付款人,从而避免了中间一些不必要的环节,也减少了发生坏账的风险。
航运企业从事物流业还具有其他许多优点。如:已有的商誉、强大的资金信息支持、码头业务等。
挑战
正如一枚硬币具有正反两面一样,航运企业从事物流业具有许多优势,但同时也带来许多的挑战。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 带来规模不经济
航运企业从事物流业,公司的规模势必要扩大。由于物流业的行业特色,使得航运企业的规模大幅度扩大。企业规模的扩大如果超出原航运企业管理的负荷,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费用大幅的上涨,使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造成规模不经济。
2. 背离物流的主旨
物流的主旨是在一定的服务水平下使成本最小化或者是在一定的成本下使服务水平最大化。由于航运的不确定性使航运企业自己承担了由于不能按期交货的风险,虽然,可以通过增加航速和仓储来避免这一风险,但这无疑使自己的营运成本大幅上升,从而背离物流的主旨。
3. 给主营业务带来不利
建造大型配送中心对于充分开展物流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光大型配送中心的建造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加上车队及其他费用的支出,这对航运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航运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每一笔支出都意味着使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更何况是如此巨大的支出。因此建造大型配送中心可能会使公司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使公司的现金流不畅,从而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的日常运营。
4.挑战原先的管理思维模式
以航运企业为依托的物流企业,不但使整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带来规模效益的不确定性,而且还要面临公司管理模式的转变。由于,物流业在中国是最近才被提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中来。对于泊来的“物流”这个词具体应包括的内容以及如何进行规范化操作目前在国内尚未形成一致的认同。对于一个已经从事某一行业进行管理工作并且具有一定经验的管理人员来说如何使自己的管理思维在一个尚未形成行业规范的行业中进行管理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5.运输网络、城市地理环境的限制
由于海运运载货物批量大周期长,为了充分地利用码头缩小成本,这势必要求在船舶到达时能将卸下的货物快速地移至配送中心或仓储中心或及时向终端配送,同时也要求从仓储中心或配送中心直接将货运到码头进行装载。这对交通网络的要求很高,而且国内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港口几乎没有。
6.面临新的竞争者
任何企业都有一个竞争环境,当然航运企业和物流企业也不例外。波特(m.e.porter)认为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存在“五要素”,即现存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潜在的进入者带来的进入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品带来的替代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最新资讯
-
08-13 1
-
08-06 0
-
08-18 0
-
08-10 1
-
06-25 0
-
08-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