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对资本维持原则有哪些体现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9-08-16 07:11:15
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公司法对资本维持原则有哪些体现与运用?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往往直接参与并控制公司事务的管理,而且有限责任公司又不注重公示原则,致使股东、公司及其管理者很容易从事侵害少数股东、公司及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活动,这就要求股东、公司及其管理者的行为必须得到有效的规制。作为规制方式的一种,资本维持原则是公司资本运营的一个基本原则,必须加以全面的贯彻。
1、股东不得抽逃出资。
依我国《公司法》第34、209条规定,在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该规定明确禁止抽逃出资行为,但相应的配套责任制度并不健全。其一,仅规定行政与刑事责任,而对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责任则缺乏规定,不利于对受害者损失的弥补。其二,股东抽逃出资时的相关知情者甚至协助者,如公司的董事,是否需要承担责任,以及须承担怎样的责任,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原则上禁止自己股份的回购或收为质物。
我国《公司法》第149条对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公司股票的收购与质押作了原则上禁止的规定,而对有限责任公司则并无此方面的规定。
必须承认,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一方面容易造成公司财产的实际性减少,削弱公司的偿债能力,有违资本维持原则,另一方面又使得公司与股东人格混同,造成逻辑混乱,可能损害股东、公司及债权人的利益,所以原则上应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但情况也并非全如前面学者所言,在公司无偿取得自己股份、为实现债权而有必要取得自己股份、为避免重大损害而取得自己股份以及其他依法需要取得自己股份时,就不会产生前述的问题。立法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对取得自己股份的目的、财源、价格、程序等方面的限制,而不是因噎废食,不顾实际需要地过分限制公司取得自己股份。
具体如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间的信任合作关系是公司的基础,在这种信任合作关系遭到破坏而不复存在时,股权转让可能因受到诸多限制而无法完成,解散公司又可能对公司和股东均不利,这就需要其他的解决办法。
3、不得违法分配股利。
股东投资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分配股利,股东对股利表现出永不满足的追求。但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仅以自己的出资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间接有限责任,这实际上是把公司经营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转移给了公司债权人,股利的分配不能一味体现股东的利益而要兼顾债权人的利益。,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必须在弥补亏损并依法提取公积金后才能分配股利,以确保资本的充实,如我国《公司法》第177、216条就作有相应的规定。但该规定亦有不足,其一,对违法分配股利存有过错的董事的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其二,缺乏对债权人的保护性规定。
4、公司转投资的限制。
公司转投资属公司正常营业的一部分,可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高公司盈利水平,但若毫无限制,将不利于公司的自身经营活动的开展,且可能危及公司资本结构,削弱公司资本实力,更容易造成资本虚增,有违资本维持原则,所以各国在允许公司转投资的同时,也作有相当多的限制。我国《公司法》第12条对公司转投资作有明确规定,但存在一定的缺陷。
其一,转投资的对象仅限于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否有合理依据,又是否符合实际。我国现行企业法人中既有公司形态也有非公司形态,在向非公司企业法人投资并不存在过重风险的情况下,似乎没有将其排除在转投资的对象范围之外的道理。
其二,将累计投资额限定为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是否合适。立法者大概认为以代表公司真正实力的净资产为标准衡量转投资额应更合理,但公司净资产一般处于不断变动之中,以净资产为标准衡量转投资额操作起来十分困难,且由于净资产的变动使得转投资额超过限定比例的情况理论上可能经常发生,从而造成公司经常“违法”,这无疑会给公司的转投资活动带来诸多阻碍。
【延伸阅读】
新公司成立经营范围的规定
公司变更登记申请书
公司合作协议书范本
公司股权变更
最新资讯
-
05-26 1
-
08-14 1
-
08-20 2
-
08-28 1
-
03-09 1
-
08-1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