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04 16:23:15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及管理对策

  金燮煌

  [ 摘要 ] 现阶段,随着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个人贷款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是: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识别体系,风险识别能力较低,尚未采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同时,立法工作滞后,管理不到位,管理效率低。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引进西方银行风险管理经验,扩大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与实现分散化经营,在政府主导下创立统一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从而强化相关风险的规避,促进个贷业务健康快速地成长。

  [ 关键词 ] 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对策

  当前,我国各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尤其是个人贷款业务,更是成为各家银行效益的主要来源和新的增长点。但是在开展个人贷款业务过程中 , 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在全球化金融浪潮的冲击下,在个贷业务面临日益增多的国内外同业加剧竞争的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即国内商业银行缺乏对风险的系统管理 , 主要是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体制上还有很多问题;同时,在风险管理技术和人才上也明显落后。加强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及管理对策的研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地提升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正是目前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个人贷款业务风险

  ( 一 ) 风险的内涵

  个人贷款业务是指当个人的现时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不相匹配时,消费者个人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购买消费品或实现消费的活动的一种经济行为。其经济学效应是将远期的消费提前实现。由于个人贷款业务具有:笔数多、金额小,风险较分散;周期敏感性;低利率敏感性;征信较难;贷款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灵活等特征,从而导致了个人贷款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风险显著不同。

  ( 二 ) 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

  个人贷款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开办消费性个人贷款业务过程中因很多种原因所致不能够按期收回所发放的贷款,从而给商业银行造成信贷资金损失的一种可能性。主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

  1. 市场风险。是金融体系最常见的风险之一,通常是指市场变量变动带来的风险。根据变量的不同,市场风险又可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在个贷业务中,如个人住房贷款和汽车消费贷款等主要贷款品种,大多属于中长期贷款,流动性比较差;而商业银行的负债期限相对较短。由于住房信贷于 1998 年才开始大规模发展,绝大多数贷款尚未到期,且贷款期限相对较长,一般为 10 至 20 年,最长达到 30 年。随着消费信贷地发展,潜在的流动性风险将逐步显现。

  2.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具体表现为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信用风险是一种违约风险。它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它不可能产生收益,它的后果就是损失。目前,由于受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影响 , 一些个人信用观念淡薄,主动还款意识差,对贷款仍然存在“就怕借不到、不怕还不起”的观念。

  3. 法律风险。是指因现行法律不健全无法保障银行债权而出现的贷款风险。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无个人贷款专项法律法规,而现有的《担保法》、《破产法》、《票据法》等金融法规都是针对企业生产性贷款而制定的,对个人贷款并不完全适用。因此,在个人贷款业务中,就有着许多法律的漏洞,从而法律风险就随之产生。

  4. 操作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制度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的风险,它涵盖了银行的许多内部风险。操作风险是银行面对的一项重要的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包括了道德风险、计算机风险、商誉风险等。由于银行自身管理薄弱致使潜在风险也是操作风险,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薄弱,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良莠不齐,致使个人贷款业务办理过程中,此项操作风险逐渐增大,给个贷业务造成一定的损失,并且影响了银行的声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 缺乏对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认识

  1. 对银行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一方面,过分地、片面地追求银行业务的发展壮大,不注重盈利水平,忽视风险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在考察银行业绩时也基本上依据业务的发展为标准;另一方面,包括领导层在内的相当一部分群体认为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是相互对立的矛盾,业务发展必定排斥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就会阻碍业务发展。

  2. 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漠视风险,片面地追求暂时的眼前业绩的扩大,很少有将市值的稳定增长纳入工作目标。如个别商业银行片面地扩大个贷规模,不计成本追求贷款份额,这种疏于风险管理的眼前业绩很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负面作用。

  3. 风险管理的意识在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体现得还不够充分。一方面,银行内部员工认为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是对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防范。而非信贷岗位风险管理的意义则不大,工作中只要按部就班不出问题就可以;另一方面,部分业务表现的流程不合规定、操作不规范、常规管理混乱的情况,说明了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松散状况。

  ( 二 ) 风险识别能力较低,缺乏系统的风险识别体系

  银行的风险识别是一系列兼顾过去与未来的识别技术的组合 , 同时以相应的辅助工具作支撑。通过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风险识别机制 , 能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和反应速度 , 支持风险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 提升经济资本的配置效率。而我国商业银行缺乏系统化的风险识别机制 : 风险识别活动随机、分散和局部 , 风险识别标准缺失;风险识别权责不清晰 , 前、中、后台之间分工与合作不够;风险识别活动覆盖面有限 , 识别活动存在盲区 ( 章国华 ,2007) 。

  ( 三 ) 尚未采用风险度量与管理的先进技术

  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非常丰富,与传统的风险管理主要依赖定性分析与主观判断截然不同,现代风险管理越来越注重定量分析,并广泛采用风险计量模型来度量风险,其风险控制技术已达到能主动控制风险的水平。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风险成因的分析

  ( 一 ) 外部因素分析

  1. 立法工作滞后。尽管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允许和鼓励银行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但至今还没有制定出一部完整性的《消费信贷法》。已出台的《担保法》,对个人消费信贷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有关消费信贷的品种、方式、方法等操作细则,同样是无章可循。

  2. 信息资源不对称容易形成风险盲点。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或机制,银行对借款人过去的信息及以后的变动情况无法及时掌握,在发放贷款时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容易形成道德风险。加之银行间竞争加剧,信息相互封闭,使同一借款人可以在多家银行贷款,而银行又无法掌握借款人的资信情况,造成多头信用风险。

  3. 借款人信用观念淡薄,失信现象严重。一些借款人没有树立正确的信用观念,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受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成功的示范效应的负面影响,诱使一些人铤而走险积极效仿,赖债、躲债、恶性逃废债务的现象比较普遍。

  ( 二 ) 内部因素分析

  1. 管理不到位,管理效率低。我国开办的个人信贷业务品种较多,如个人住房贷款、小额质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个人装修贷款、个人用品综合消费贷款等。对这些贷款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由多个部门管理与经营,操作程序不同,口径不一致,人为地拉大了管理半径,而链条越多,风险就越大。

  2. 信息系统滞后,系统内不能及时发现风险。银行内部对个人信贷业务风险识别信号的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后台看不到前台信息,也无法去识别风险并且手续繁、程序多,以致造成不能及时识别风险。

  四、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风险管理中存的问题,结合国外商业银行对个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经验和风险管理的职能,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防范风险,从而促进个贷业务健康快速地成长。

  一是树立风险意识,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做任何事情都是枉然。因此,我们应当首先要树立起风险意识,从内因开始加强教育,并且要加强银行自身地建设。

  二是引进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实现风险管理理论与风险度量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地现代化,全面推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尽快建立内部评估体系,注重风险地量化分析和管理。

  三是以风险管理为指导,扩大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实现分散化经营。根据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原理,应当扩大业务范围,分散风险,从而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四是促进政府主导下创立统一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提供尽可能多的准确的个人信息,有助于银行经营个人贷款业务时对客户信用地鉴定,也有助于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地建立,为进一步打造信用国家而努力。

  [ 参考文献 ]

  [1] 乐林平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J]. 金融研究, 2006 , (10).

  [2] 刘忠华,吕娜 . 由香港银行业风险管理机制引发的思考 [J]. 经济视角, 2007 , (8).

  [3] 于恩杰 .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 [J]. 商业研究, 2007 , (6):51.

  [4] 衣震 . 个人信贷业务的风险与控制 [J]. 大庆社会科学, 2007 , (6).

  [5] 张弛,陈晔 . 浅议个人信贷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J]. 经济论坛, 2005 , (6).

  [6] 国华 . 中西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策略比较与创新研究 [J]. 技术经济, 200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