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收购
发布时间:2019-08-08 23:41:15
“兼并收购”,英文mergersandacquisitions,缩写“M&A”,指一家或数家公司重新组合的手段和形式。“兼并”一词通常泛指“兼并”和“合并”。“兼并” (merger)指两家或数家公司合为一体后其中一家公司续存(survive),而另一家公司或数家公司则并入此公司。“合并”(consolidation)则指两家公司或数家公司合为一体,产生一个“新”的公司,而此前则是两家公司或数家公司。
收购兼并是公司法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争夺权力和金钱的搏斗。如果把公司上市比作是点石成金,兼并就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角逐。当然,公司管理层和中介机构(主要是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会计师)则美其名曰为“优化组合”。
“优化组合” (synergy)也是公司兼并的常用理由。优化组合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开支,裁减人员。例如,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互为竞争对手,两家银行在纽约市不少街区的营业所几乎是隔街相望。两家银行合并后首先就是合并这些营业所。优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大公司收购那些蒸蒸日上但资金不足的中、小公司。小公司可能有很好的产品,但缺乏市场或研究开发能力。
优化组合还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每当经济衰退来临,率先破产倒闭的是中、小企业。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虽然大企业也无法避免打击,但其承受打击的能力较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待经济复苏之后立刻“春风吹又生”。八十年代中叶,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连续亏损数亿美元,风雨飘摇,苦渡难关,现在又“活”过来了,不仅欢蹦乱跳,而且气势如虹。
兼并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通过横向兼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法国的雷诺公司与日本的尼桑便是一例。1999年3月29日,两家公司宣布兼并,雷诺以43亿美元购买尼桑的35%的股份,换取指定一、二位董事的权利,并对重大问题有否决权。雷诺虽然占有欧洲汽车市场的85%,但在美洲和亚洲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很小,而尼桑在这两个市场经营多年,份额可观。两家公司联手后力图横跨几个洲的汽车市场。
有的收购者收购目标公司是为了拆卖其资产,因为收购公司已看准,公司资产零卖的价值高于公司整体存在的价值。
在美国,兼并收购的浪潮是七、八年就要来一次,而在欧洲则较少。这是因为两地的条件不同。兼并收购常常演变成敌意收购,而敌意收购的展开需要广大的公众股。在法国,大股东控股平均达30%,在德国高达50%。英国是10%,在美国大股东控制的投票权则更少,一般仅有5%。
兼并收购何以在美国长盛不衰?。,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工会仍有强大的势力。罢工在一些国家中如此频繁,所以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但随着欧元的出现,欧洲市场更加统一,要到国外筹资。兼并收购在欧洲开始兴起。
兼并收购在美国时而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中介机构从中兴风作浪。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可以从业务中得到高昂的费用,所以反反复复,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捣江湖。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堪称中介机构三雄,推波助澜,一会儿是纵向合并,一会是横向合并,一会时兴多元化企业,过后又鼓吹企业专业化。就像西装的领带,宽十年,窄十年,然后又宽,这样商家才有钱可赚。兼并收购与中介机构也是这种关系。
凡事有利必有弊,兼并收购也不例外,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财富转移有失公允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兼并收购完成之后公司通常都要解雇一批员工,或是说“裁人”。裁人就是一种财富转移。虽然美国的工会已经日薄西山,但裁人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裁公司内的“老人”,尽管公司最希望裁去工资高、资历深的“老人”。公司兼并之后正好“借刀杀人”;公司新领导上任“三板斧”,先裁人再说。更有甚者,收购者得到目标公司后立即将其拆卖,“老人”、“新人”都走。“老人” 忠心耿耿为公司干了几十年,中年已过,正是需要公司 “回报”的时候,但反倒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未免有失公允。这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转移,将老员工本来可以得到的报酬转移给公司或是公司的股东。如果目标公司的董事乘“金降落伞”而去,这些领导也间接地在财富转移中分得一羹。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主要是成本和费用。兼并常需要收购人大量举债,这无疑要加重公司的负担。此外,兼并少不了长袖善舞的中间机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事务所。而这批专业人士都是费用不菲。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隐退让贤,并以“金降落伞”落地,这也是笔不小的费用。这些费用最后还是要转嫁到股东身上-股东少分股息。
收购兼并是公司法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争夺权力和金钱的搏斗。如果把公司上市比作是点石成金,兼并就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的角逐。当然,公司管理层和中介机构(主要是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和会计师)则美其名曰为“优化组合”。
“优化组合” (synergy)也是公司兼并的常用理由。优化组合的好处之一就是减少开支,裁减人员。例如,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互为竞争对手,两家银行在纽约市不少街区的营业所几乎是隔街相望。两家银行合并后首先就是合并这些营业所。优化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大公司收购那些蒸蒸日上但资金不足的中、小公司。小公司可能有很好的产品,但缺乏市场或研究开发能力。
优化组合还可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每当经济衰退来临,率先破产倒闭的是中、小企业。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强。虽然大企业也无法避免打击,但其承受打击的能力较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待经济复苏之后立刻“春风吹又生”。八十年代中叶,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也曾连续亏损数亿美元,风雨飘摇,苦渡难关,现在又“活”过来了,不仅欢蹦乱跳,而且气势如虹。
兼并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通过横向兼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法国的雷诺公司与日本的尼桑便是一例。1999年3月29日,两家公司宣布兼并,雷诺以43亿美元购买尼桑的35%的股份,换取指定一、二位董事的权利,并对重大问题有否决权。雷诺虽然占有欧洲汽车市场的85%,但在美洲和亚洲汽车市场中的份额很小,而尼桑在这两个市场经营多年,份额可观。两家公司联手后力图横跨几个洲的汽车市场。
有的收购者收购目标公司是为了拆卖其资产,因为收购公司已看准,公司资产零卖的价值高于公司整体存在的价值。
在美国,兼并收购的浪潮是七、八年就要来一次,而在欧洲则较少。这是因为两地的条件不同。兼并收购常常演变成敌意收购,而敌意收购的展开需要广大的公众股。在法国,大股东控股平均达30%,在德国高达50%。英国是10%,在美国大股东控制的投票权则更少,一般仅有5%。
兼并收购何以在美国长盛不衰?。,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工会仍有强大的势力。罢工在一些国家中如此频繁,所以不能算作不可抗力。但随着欧元的出现,欧洲市场更加统一,要到国外筹资。兼并收购在欧洲开始兴起。
兼并收购在美国时而掀起的另一个原因是中介机构从中兴风作浪。投资银行、律师和会计师可以从业务中得到高昂的费用,所以反反复复,不停地折腾,不停地捣江湖。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堪称中介机构三雄,推波助澜,一会儿是纵向合并,一会是横向合并,一会时兴多元化企业,过后又鼓吹企业专业化。就像西装的领带,宽十年,窄十年,然后又宽,这样商家才有钱可赚。兼并收购与中介机构也是这种关系。
凡事有利必有弊,兼并收购也不例外,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财富转移有失公允和交易成本两方面。兼并收购完成之后公司通常都要解雇一批员工,或是说“裁人”。裁人就是一种财富转移。虽然美国的工会已经日薄西山,但裁人毕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裁公司内的“老人”,尽管公司最希望裁去工资高、资历深的“老人”。公司兼并之后正好“借刀杀人”;公司新领导上任“三板斧”,先裁人再说。更有甚者,收购者得到目标公司后立即将其拆卖,“老人”、“新人”都走。“老人” 忠心耿耿为公司干了几十年,中年已过,正是需要公司 “回报”的时候,但反倒一夜之间被扫地出门,未免有失公允。这实际上是一种财富的转移,将老员工本来可以得到的报酬转移给公司或是公司的股东。如果目标公司的董事乘“金降落伞”而去,这些领导也间接地在财富转移中分得一羹。
“交易成本”(transactioncost)主要是成本和费用。兼并常需要收购人大量举债,这无疑要加重公司的负担。此外,兼并少不了长袖善舞的中间机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事务所。而这批专业人士都是费用不菲。目标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果隐退让贤,并以“金降落伞”落地,这也是笔不小的费用。这些费用最后还是要转嫁到股东身上-股东少分股息。
最新资讯
-
08-28 0
-
11-11 0
-
08-22 0
-
05-30 1
-
08-23 1
-
01-02 2